凌源亨:归国留学生让江门非遗美食香飘联合国|百千万·新农人

作者 叶芷晴 2025-09-06 14:13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今年5月,联合国第二届运动会期间,一种来自江门的特色小吃——司前温蛋,引起了多国参赛运动员的兴趣。这款色泽红润、香醇浓郁的鹌鹑蛋制品,不仅让外国友人品尝到侨乡独特风味,更讲述着一个“98后”青年企业家让非遗美食走向世界的创业故事。

这位青年正是江门市源亨哥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源亨哥食品”)董事长、创始人凌源亨。他曾在韩国留学,学成归国后,怀着对家乡味道的眷恋,选择了一条传承非遗美食、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创业道路,将童年记忆中的司前温蛋变成走向世界的“金蛋”。

凌源亨。

凌源亨。

蛋情怀化为创业灵感

“我是江门新会司前人。司前温蛋的独特味道,是我心中永远的乡愁。”凌源亨的话语,处处透着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对凌源亨而言,司前温蛋不仅是一道童年记忆中的味道,更有寓意着美好祝愿的温情。即使在韩国留学期间,这种乡愁的味道也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我不断地想,记忆中的那种味道,怎么样才能在市场上流通起来。”在他看来,司前温蛋虽然好吃,但是传统工艺具有局限性,保质期短等特性并不利于温蛋的推广。

司前温蛋是很多新会人的童年回忆。

司前温蛋是很多新会人的童年回忆。

2021年,凌源亨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司前温蛋作为创业项目。在江门市江海区江南街道的一家厂房里,他将传统的卤制技艺与现代食品工艺深度融合,历经17个月的反复试验,攻克技术壁垒,引入智能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以及现代草本食养科学严谨的配比,让司前温蛋的制作实现从依赖手感到精准数据化的转型。

他介绍,这一创新之举,使司前温蛋的生产效能实现了质的飞跃,由以往的小规模手工制作,升级为如今的吨级量产,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确保了产品的品质与口感始终如一,让这份传统美食在新时代能够以更完美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

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凌源亨团队在产品创新方面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推出更符合现代年轻消费者的小包装即食鹌鹑蛋产品 ——“金喜蛋”,不仅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非遗风味,更以“金喜”为独特的文化IP,巧妙地将传统经典与时尚风潮相结合。

金喜蛋。

金喜蛋。

“江门味道”远航出海

美味的司前温蛋,如何才能走得更远、让更多消费者熟知呢?这是创业以来,凌源亨经常思考的问题。

经过专业的市场调研,他决定采取了“线上+线下”以及“国内+国外”的市场推广策略。

凌源亨介绍:“在国内,我们利用线上和线下双渠道进行铺设。在线上,我们主要是与网络达人、网红博主等开展合作推广。团队还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搭建‘种草’矩阵,通过新媒体力量扩大品牌影响力。在线下渠道建设方面,产品进入了一二线城市为主的传统商超、便利店以及特通渠道,实现全面的市场铺广。”

此外,源亨哥食品的产品不仅在国内流通,更是远销海外,受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消费者的欢迎,下一步还计划走进东南亚等地的市场。

今年5月,凌源亨将司前温蛋带到联合国第二届运动会会场。“在赛场上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品尝到这道侨乡的非遗美食,让更多人得以认识司前温蛋。”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江门味道’香飘四海”的梦想,更是将中国传统非遗美食推向了世界舞台。

此外,凌源亨与百年品牌李锦记达成品牌联名合作,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双方在全球化渠道的互补优势,让传统美食文化在国际市场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美味的司前温蛋走向全球。

美味的司前温蛋走向全球。

情系桑梓助力乡村振兴

凌源亨对家乡怀着深厚感情,因此尤其注重社会责任和助力乡村振兴。他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在江门及周边城市进行鹌鹑蛋类产品的集采,带动当地村民和养殖户增收。

“我们会在司前打造‘最美司前温蛋制作示范村’,或者在司前打造‘最美小镇’,让‘文化走出去,文旅走进来’。”凌源亨还计划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新会司前,品尝最地道的司前温蛋。

此外,源亨哥食品还积极与高校学院展开深度合作,搭建起从食品科学研究到非遗文化创新发展,再到商业模式有机结合的全方位合作平台。“我们热忱地鼓励青年学生投身于非遗相关创业项目,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与指导支持,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传承者与创新者,共同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凌源亨说。

首届“源亨哥杯”司前温蛋烹饪技能竞赛签约仪式。 受访者供图

首届“源亨哥杯”司前温蛋烹饪技能竞赛签约仪式。 受访者供图

谈到未来规划,凌源亨表示:“下一步的计划是继续立足于司前温蛋非遗卤制技艺,继续研发更多的健康食品。”据了解,源亨哥食品将继续增资扩产,提升生产产能和产效。

“我们还会继续深入调研,挖掘更多地方名小吃,通过源亨哥食品这个平台,把它们继续推广到更远的地方。”例如像糖不甩、钵仔糕等传统的江门名小吃,凌源亨计划利用现有的渠道优势进行推广和营销,让更多地方美味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

如今,源亨哥食品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义,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乡土与全球的文化使者。凌源亨用他的实践证明,传统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不仅能生存,更能焕发新的生机。


【编者按】曾经,他们奔赴远方,在世界的坐标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如今,他们把目光转回故乡,把脚步踏进田野阡陌。新会的柑园、开平的碉楼、台山的蚝田、鹤山的茶园、恩平的簕菜地……这些曾被时光遗忘的土地,成为返乡的他们重新播种梦想的热土。从远行的游子,到归巢的雁阵,他们带着新思维、新技术、新创意,在五邑大地上写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最滚烫的青春注脚。

8月11日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江门分社、团江门市委联合推出《百千万·新农人——江门青年投身“百千万工程”兴乡实践》系列报道,将镜头对准20位兴乡青年,见证他们用青春之笔、奋斗之姿,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的关于选择、勇气、热爱与责任的故事。

撰文:叶芷晴

摄影:熊毅(除注明外)

编辑 李衡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