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镇党委书记曾健锋:以“小城市标准”为靶心精准补短板

作者 廖钰娴 2025-09-05 06:31

点击查看专题报道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博罗县石湾镇成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和博罗县域副中心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石湾镇由“镇”变“城”的演变进程中,这些政策要素带来了哪些新机遇?又将如何改变新型城镇化的轨迹?近日,石湾镇党委书记曾健锋接受了南方+记者专访。

南方+:引领区建设为石湾镇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曾健锋:对于石湾,引领区建设是按小城市标准建设省级中心镇的“战略赋能”,不仅强化了石湾在博罗县域发展的核心地位,更明确了要全面对标现代化小城市的建设标准,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省级中心镇筑牢了根基。这将为石湾带来三大机遇:一是产业能级向“小城市支柱型”跃升;二是交通网络向“小城市外联内畅”升级;三是公共服务向“小城市均等化”靠拢。

南方+:在县域副中心中,石湾镇的角色和功能主要是什么?起步区和首开区规划建设的项目,将为石湾镇带来哪些变革性的改变?

曾健锋:石湾地处广、惠、莞三市交界,形成了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食品饮料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承接大湾区产业外溢的“小城市型产业高地”,在推动产城融合上具有示范意义。

县域副中心起步区和首开区规划的项目,是推动石湾向“小城市”转变的“关键抓手”。完全中学、大型商业体、三甲医院等“十个一”项目建成后,石湾将从“工业重镇”的单一标签中突破,形成“产业强、城市兴、服务优”的小城市形态,真正具备集聚高端人才、辐射周边的“小城市承载力”。

南方+:石湾镇目前的公共服务配套,距离“小城市标准”还有多远?未来将如何重点突破、补齐短板?

曾健锋:对照小城市“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标准,石湾镇高中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人口增长带来的学位压力持续加大;医疗上,现有二级综合医院的专科能力、服务水平与小城市“区域医疗次中心”的要求仍有差距;养老上,服务设施覆盖广度与品质,难以完全匹配老龄化社会下的“银发需求”。

未来,石湾将以“小城市标准”为靶心精准补短板。

在教育领域,我们将推进学前教育“5080”专项行动,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让小城市的“教育公平”看得见。

医疗领域,我们将推进医联体、县域次级医疗中心建设,冲刺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同步配合县域副中心三甲医院建设,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三甲”的小城市医疗体系。

养老领域,我们正推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申报四星级机构,升级村级长者服务站功能,推广村级长者饭堂,让小城市的“养老温度”暖到心坎。

南方+:石湾镇建设省级中心镇的过程,如何凸显“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要义?

曾健锋:石湾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按小城市标准建设省级中心镇的“核心密码”,让“小城市”不仅是空间尺度的定义,更是“人的感受”的集合。这种理念渗透在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维度:

在公共服务“普惠性”上,我们对标小城市“服务均等化”要求,持续加码教育、医疗、养老投入。

在居住环境“宜居性”上,紧扣小城市“开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标准,2023年建成全县首个绿美社区(绿美龙湾社区),“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新增绿植2.5万余棵、“四小园”155个、口袋公园19个,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让小城市的“生态福利”触手可及。

在生活便捷“智慧化”上,呼应小城市“高效治理”需求。作为博罗首个构建数字化镇域治理体系的乡镇,智慧城镇管理指挥中心实时监控镇容镇貌,新建2848个智慧停车位破解“停车难”。同时,推动党群服务“三中心”联动,373项政务业务进驻便民中心,“一站式”服务让小城市的办事效率可观可感。

南方+记者 廖钰娴

阅读更多>>

博罗石湾:由镇变“城”,如何“更新”?

博罗石湾连续上榜“镇域经济500强”

编辑 糜朝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