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5
委员风采|曾超峰:推动原始创新,专攻“卡脖子”技术
【委员名片】
姓名:曾超峰
职务:佛山市政协委员、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注领域:高端装备制造
主要提案:《形成“链主”效应,加快战新产业集聚发展》
走进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原点智能”)展厅,精度极高的超硬刀具、模具、3C电子产品陈列整齐,它们都是经由原点智能的数控机床、按照微米级精度加工而成的,而在以往要做到这种水平,只能依靠国外加工设备。
成立十年,原点智能专攻高端装备制造,从一颗初创的“小草”,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公司董事长曾超峰看来,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原始创新、专攻“卡脖子”技术。近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他仍带领公司增资扩产,实现快速发展。
履职佛山市政协委员,曾超峰尤其关注如何激发佛山“创新力”的问题。当前,佛山正处于传统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必须大力弘扬“敢饮头啖汤”的改革创新精神。曾超峰认为,作为“万亿级”产业集群,佛山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势在必行。
深耕高端装备
推动国产替代进口
“我是一名制造业的‘老兵’。”曾超峰介绍,他毕业于中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5年带着团队在南海丹灶成立了原点智能,从成立之初从事传统金属切削机床业务,到后来进军激光数控机床市场,在“新赛道”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原点智能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关键领域推动“国产替代进口”。早前,高端数控机床这一装备被海外垄断,在曾超峰看来,“受制于人”无法实现长远发展,原点智能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卡脖子”技术上撕开一道口子。
正是这种突围意识,驱动原点智能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原点智能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0年,原点智能的“超快激光七轴五联动精密加工刀具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扶持资金资助;2023年,原点智能成为彼时佛山最年轻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去年,原点智能承担了国家工信部重大产业专项,主导推动超精密激光加工产业链发展。如今,公司研发的高端激光数控机床,90%的关键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创新力”是企业穿越周期、逆势增长的“法宝”。调研显示,近年来,佛山业绩飘红的优秀的中小企业,无一例外都把自主创新提到了“置顶”位置。
以创新发展为基石,曾超峰进一步增资扩产。去年10月,原点智能新建成的全激光智造基地启用,同时还新引进了一批研发、应用及营销的高端人才,为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保障。
关注产业升级
建言实施强链工程
今年“新春第一会”上,佛山明确提出,进一步提振二次创业的精气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全力以赴“再造一个新佛山”。
装备制造业,是佛山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迈向高端,是佛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形态的“题中之义”。
曾超峰观察到,目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提升,但高端数控系统、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的核心零部件外购率高,高端装备制造业面临全链条发展瓶颈。作为装备制造业大市,佛山同样也面临“缺芯少核”、链条不全、人才不足的问题。
“制造业数字化升级与产业链协同创新,既是城市战略所需,更是产业突围所急。”曾超峰认为,从全省层面看,可以聚焦佛山等制造业大市,可以设立实体化运作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区”,集中力量攻克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
从佛山层面看,曾超峰建议实施“数字工匠”培养计划,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说,一方面由政府牵线搭桥,共创校企联合创新模式,在技术学院开设定向班,并推行“企业导师+学校教师”双导师制,实现“毕业即上岗”;另一方面,深化产研机制,通过组建技术攻关联盟等举措,联动行业领军企业及专家资源,构建“技术共研”体系,重点破解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
同时,建议在佛山建设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引入产业链上游企业,推动上下游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和市场应用等环节的深度协同创新,形成“以链促创、以创强链”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共同推动产业链升级。
【观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重视原始创新、推进强链工程。
撰文:华声宇
摄影:萧皓隆
剪辑:萧皓隆
海报:严经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