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新造撬动花生产业升级 | 青春合伙人·第四季

南方+  2025-08-13 10:25

走进富山实业发展(云浮市)有限公司(下称“富山实业”)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炒制花生的香气扑面而来。自2024年8月公司成立以来,富山实业已成为云安区富林镇特色农业龙头企业。

富山实业董事长叶国华向记者介绍:“一颗花生从果实变成花生油仅需4个小时。”作为云安木榨花生油技艺第四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叶国华将传统榨油技艺与新的技术进行融合,撬动当地花生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老技艺更新

传统木榨技艺“嫁接”现代科技

叶国华与木榨花生油工艺的缘分,始于儿时的记忆。富林镇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木榨花生油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叶国华从小就看着祖辈们用传统的木榨工艺压榨花生油,那独特的香味和古朴的技艺,深深烙印在心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工业榨油技术逐渐普及,传统木榨花生油工艺工序繁琐、费时费力,生产环境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食品生产标准。如何让这门古老的技艺跟上现代化产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2024年8月,叶国华成立了富山实业,将祖辈的木榨技艺与现代科技“嫁接”。

在富山实业的生产车间,传统工艺有了新表达。脱壳环节用上了震动式脱壳机,色选工序由电脑智能筛选优劣花生,三口炒锅通过温度传感器精准控温将花生炒干、炒透、炒香,“蒸—炒—榨”流程仍坚守古法。

生产上,叶国华始终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我们的生产步骤仍然是传统木榨花生油技术,但现代化的设备提高了效率。”叶国华介绍,花生从脱壳到原油仅需50分钟,经3小时冷却至5℃,再通过物理沉淀去除磷脂,分一级油(两次过滤)和二级油(一次过滤)灌装,最后黄曲霉素智能检测设备会对成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安全达标,全程封闭式处理,无化学添加。

这样的坚持让产品有了差异化优势。相比工业榨油45%的出油率,富山实业的出油率虽仅38%—39%,但油色金黄、香味醇厚。“我们的油与大品牌价格相近,更注重原香原味,适合追求高品质、有风味花生油的消费者。”叶国华拿起一瓶一级油说,上市半年来,本地复购率很高。

在市场推广方面,叶国华亲自带领团队深入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举办品鉴活动等方式,逐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作为新的品牌,市场认可度还需要逐渐建立,希望政府可以在销路和品牌推广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共同推动本地花生产业的发展。”叶国华说。

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富山实业致力于帮助当地农户增收,为了确保原料的质量,富山实业坚持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集中收购本地花生原料。通过“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富山实业已联农带农富林镇近300户农户,订单农业的稳定收益,为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

产品链延伸

从单一产品到文旅融合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叶国华认识到,要想让花生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必须走融合创新之路。为此,他积极探索将花生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依托富林镇深厚的花生种植历史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叶国华在公司内打造了花生文化展示区,在这里可以了解花生的种植历史、生长过程以及木榨花生油的制作工艺。并计划利用公司二期土地打造非遗技艺体验区,在他的设想中,游客能亲自参与到木榨花生油的制作过程中,亲手榨一瓶属于自己的花生油。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花生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

此外,叶国华还注重产品的创新研发。在传统木榨花生油的基础上,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以花生为原料的休闲食品,如花生酥、花生糖、花生酱等。这些产品既保留了花生的营养和风味,又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深受市场欢迎。

同时,为了在产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叶国华旗下的铁生食品传承150年历史的南乳花生与豉油膏制作技艺,在严格遵循古法配方精髓的基础上,成功引入现代化、标准化的生产线,保障了产品的稳定品质,实现非遗技艺的规模化量产。铁生食品也成为云浮市唯一拥有双非遗资质的企业,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相关

“接二连三”将小花生做成大产业

“上半年种花生,下半年种水稻,1.6万亩田轮作不歇。”富林镇镇长黄铭的话里藏着当地花生产业的底气。作为云安区花生核心产区,富林镇用“接二连三”的产业思维,让一颗小花生长出了大能量。

一产筑基,科技为花生提效。富林镇与省农科院、省农科所合作,培育出“云雾花一号”“云雾花二号”等优质品种,出油率比传统品种高5%,亩产干花生达600斤以上。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花生科技小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供种、技术兜底,农户按标准种植,企业保底收购,每亩收益超4000元,带动农户增收20%。

二产升级,深加工为花生增值。富山实业的落户让产业链从田间延伸到车间,年加工花生能力逐步提升。铁生食品传承150年南乳花生与豉油膏技艺,用现代化生产线实现非遗量产,成为云浮唯一拥有双非遗资质的企业。目前全镇花生产业年产值约2.3亿元,成为富民兴村的拳头产业。

三产融合,让花生焕发新活力。每年花生节,富林镇的田间地头挤满体验采摘的游客,文化广场上的花生展销集市人头攒动。红色研学路线纳入省级精品线路,与非遗体验馆规划、“圩镇客厅”规划联动,形成“红色教育+农耕体验+非遗传承”的多元文旅体验。

文/图:南方+记者 王嘉豪

通讯员 云安轩

编辑 李恺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