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提升支付便利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作者 杨世华;赵强 2025-08-05 17:26

近日,俄罗斯籍M先生入职阳江某企业,来到中国银行阳江分行开办工资卡,M先生本担心仅有境外手机卡无法办理,但银行工作人员为他提供了外籍人士简易开户流程,同时指导他在微信端绑定工资卡和国外银行卡,M先生开心地表示:“这下可以灵活选择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在全市各类场景消费了。”

外籍来阳人员支付便利性提升的同时,阳江市老年人群体的支付需求也在同步改善。今年以来,工商银行阳江分行为北甘村、那达洋村的长者饭堂搭建了“企慧宝”智慧餐厅,用餐人员可通过手机银行的“企慧宝”智慧餐厅功能进行线上订餐和餐费充值、扣缴,还可通过手机银行扫码或者人脸识别在长者饭堂进行报到取餐。2025年上半年,两家长者饭堂共服务60周岁以上长者超300人次。

近年来,阳江市持续提升支付服务便利度和普惠水平,着力优化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服务。

境外刷卡支付更加便利

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消费场景,根据市场需求,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联合市商务局、市文旅局等部门组织银行、支付机构加快推进银行卡受理终端(Pos机)设备软硬件改造,畅通银行卡受理渠道。引导重点涉外场所的经营主体持续保有或建立人工受理窗口,新增或改造银行卡受理终端,扩大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率。目前,阳江市重点涉外区域和文旅领域重点场所基本可以实现外卡消费,VISA、MasterCard、JCB、美国运通等主流国际银行卡均可使用。全市五星级酒店、AAAAA级旅游景区均在收银区域醒目张贴境外银行卡受理标识。

现金使用环境持续优化

全市银行机构积极对接需求,纷纷打造渠道多样、配置灵活、获取便利、覆盖广泛的常态化零钞服务模式,针对出租车、个体工商户推出特色化、个性化的人民币现金“零钱包”产品,如可按客户需要,兑换1元、5元、10元、20元和50元等面额的人民币,自由组合成“专属零钱包”,充分发挥现金兜底作用,确保满足人民群众用现需求。

着力维护现金流通秩序。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精准对接文旅、商超、餐饮等重点行业经营主体,深入开展排查和暗访;组织金融机构加强宣传,定期进集市、进乡村、进学校等人流密集场所开展针对性宣传,引导公众培养良好的现金使用习惯,自觉爱护人民币、维护人民币形象。

丰富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提升社会公众对于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截至2025年上半年,阳江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69.5万个、开立对公钱包10.1万个,数字人民币累计流通业务金额7.73亿元。

移动支付接受度大幅提升

移动支付“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流程不断优化,交易限额大额提升,用户体验较大改善。

外籍来阳人员可直接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支付宝、微信,并绑定境外银行卡进行支付。外籍来阳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大幅提高。

外币兑换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外籍来阳人员集中入住的酒店增设外币兑换点和配套金融设施。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已有阳江中心华邑酒店、海陵岛保利皇冠假日酒店、阳春东湖国际大酒店等3个外币代兑点。积极引导银行机构优先在重点涉外酒店、旅游景区等重点涉外场所优化ATM布放,畅通外卡取现功能。

目前全市支持外卡取现的ATM机具数为472台,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广发、中信实现ATM可受理外卡全覆盖。

支付服务适老化改造持续升级

全市银行网点加快适老化软硬件改造升级步伐,设立老年人服务专区,优先服务老年人群体,提供智能引导服务;配备老花镜、放大镜、急救箱等辅助工具,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263个经营个人业务的银行网点均可提供“绿色通道”,通过人工引导、发放身份标签、自助排号设备智能识别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阳江市各银行主动为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推动银行优化委托代办服务和完善上门服务预约机制,落实“特事特办”工作要求。2024年至2025年6月,全市商业银行机构共为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2370次。

外籍来阳人员开户更加便捷

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组织各银行推行简易开户服务、设立绿色服务通道、提供双语版开户指南,提升持港澳台通行证、港澳台居住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等群体账户服务便利性。外籍来阳人员开立境内银行账户流程大幅缩短,体验明显提升。

7月29日,阳江市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推进会在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召开,汇聚市县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代表等30余人,发挥政银协同工作合力,推动近期发布的《阳江市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工作措施》落实落地,进一步提升全市支付服务水平,为老年人、外籍来阳人员等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助力阳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撰文:赵强 杨世华 钟文悦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