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外贸人又忙起来了。
“中美达成关税协议后,美国客户观望了一个星期,上周开始催我们发货了。预计近期我们有8个40尺的货柜发出去,都是中高端打印机及核心零部件,价值约100万美元。”这几天,西铁城精电科技(江门)有限公司(下称“西铁城”)报关部经理周楚平正在想办法拿到更多船运舱位,“最近船运舱位很紧张。下个月,我们还有8个货柜的订单要生产,争取赶在关税调整期内出货。”
今年前4月,江门出口543.6亿元,同比增长10.3%。 江关宣供图
今年前4月,江门出口543.6亿元,同比增长10.3%。 江关宣供图
中美达成关税协议过去近半个月,不少像西铁城这样的江门外贸企业都经历了一场“压力测试”:他们有的迅速行动起来,主动联系美国客户,期待订单回流;有的抓紧张罗发货,希望赶在这一轮关税下调期间将国内的存货运抵美国;有的还在谨慎观望,但开拓其他国家市场的步履不停……
国际贸易也许未来仍有变数,但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的市场历练,“江门制造”正在挺住风浪,锻造更强大的“韧性”。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月,江门出口543.6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排名全省第7位,比全省同期高8.2个百分点。
重启的订单
5月中旬,中美达成关税协议的消息传来,江门富东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东电器”)总经理李卓蔚赶紧与美国客户联系,把之前积压的订单“消化”。
“在很多美国家庭里,房子可以没空调,但不能没吊扇。”李卓蔚说,目前美国市场大部分的吊扇产品都由中国企业生产,“受关税影响,很多美国客户的库存都清空了,都在催我们发货。”
此前因关税上调,不少已下单的美国客户要求暂停生产。这次关税下调,至少留出了一个90天的出货窗口期,库存量见底的美国客户都在最近几天加快下单。过去的半个月,不少江门外贸企业都与时间赛跑,生产车间马力全力,发走一单又一单美国订货。
江门市盈佑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浴室清洁用具、厨房储物设备等,美国最大的折扣零售巨头之一TJ Maxx集团是该公司最大的客户之一,每年合作规模约为700万美元。该公司总经理黄健平近期正忙着协调发货,“美国客户担心关税政策还会有变化,要求我们尽快将货品发出去。”
可以说,之前美国业务暂停的外贸工厂,近期都在密集接单、生产、发货。与此同时,90天后的政策不确定性仍笼罩着行业。长痛不如短痛,一些江门企业也在寻求更直接的解决方案——转口贸易。
“最近,客户的询价、下单动作开始逐步回升。”开平奔达纺织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甄莹莹一直忙着跟东南亚的合作伙伴对接订单情况。“我们的面料产品现在都是先出口到东南亚的制衣厂,在当地生产成衣后再出口到美国市场。”
江门某纺织企业位于开平的生产车间。
江门某纺织企业位于开平的生产车间。
“目前,纺织行业的综合关税仍高达55%,直接出口美国根本行不通。”江门另一家纺织企业相关负责人黄国斌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正在探索与东南亚国际服装大厂合作,通过转口贸易的方式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
“我们生产面料发往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工厂,并派出技术团队到当地指导。”黄国斌说,这是纺织行业的深度合作模式,该公司仍然掌控产品订单及设计,相当于借用合作伙伴的“车间”。
还有一些企业,选择直接到海外投资建厂。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李卓蔚又坐上了飞往柬埔寨的航班。近期,他几乎每隔半个月就要出国一趟,“我们在柬埔寨的新工厂基建已进入尾声,几个月后就能投产,现在接到的部分订单,已经安排在那边生产了。”
突围的信心
自身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是富东电器敢于海外投资建厂的底气。背靠国内强大的供应链,让李卓蔚有足够的信心继续开拓美国市场。
“我们主要生产高端吊扇,单价约80美元—90美元,是美国客户最喜欢下单的核心品类。”在李卓蔚看来,“卷价格”没有尽头,拼研发才有活路。该公司早期也给美国超市供应过低端吊扇,最高峰的时候年销售额达到8亿元,但利润十分微薄。“我们觉得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于是在2016年砍掉了低端产品线,投入年销售额的3%—5%进行研发,现在生产一台高端吊扇的利润,抵得上过去十几台。”
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不少企业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短时间内,中国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不断迭代的研发能力和快速响应优势,仍然难以被取代。不管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制造”都是全球贸易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外贸形势错综复杂,但对江门企业来说,最根本的还是保持战略定力,努力练好“内功”,“死磕”设计、功能、技术、品牌等多个环节,让产品在性能上成为客户的不二选择,才能在海外市场掌握主动权。
今年广交会一期,小崧股份的展位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洽谈业务。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今年广交会一期,小崧股份的展位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洽谈业务。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市场需求始终存在,只要练好‘内功’,就不愁没有市场。”广东小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陆伟强说,美国市场约占企业出口总量的20%。面对形势变化,该公司今年针对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特意研发了不少新产品,包括移动空调、除湿机、宠物电器等,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吸引了不少客户下订单。
黄国斌也有类似的体会。“我们是一家ODM企业,也就是原始设计制造商,不仅拥有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还拥有产品的知识产权,这也是我们能跟东南亚国际服装大厂合作的最大底气。”
说到底,自身实力硬才是关键。做品牌、搞研发、布局供应链,都是为了把内核练强,这样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风浪,都有底气去迎战。可以说,在风高浪急的外贸形势下,江门制造既不乏灵活应变的“身段”,更有处变不惊的“韧性”。
当然,成功突围不仅需要企业的灵活应对,政府相关部门的保驾护航也至关重要。这几个月以来,江门的相关部门就陆续出台措施,助力外贸企业应对挑战。
例如,为了帮助江门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江门海关根据辖区产业特点,先后成立新能源、家电、高新材料、水暖卫浴、鳗鱼等7个产业技贸工作站,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分析,指导企业合理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同时,我们还积极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关企直通车’等机制,协调解决企业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并指导企业用好‘提前申报’‘组合港(一港通)’等便利化通关模式,优化通关流程设置,帮助企业缩减通关成本。”江门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辟新市场
在江门高新港,一批满载移动空调和节能除湿设备的集装箱,经海关快速验放后吊装上船,沿着海上丝路驶往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给欧洲大陆送去来自江门智造的“阵阵凉风”。
江门高新港是当地外贸公司出口的重要起点。 南方+记者 董有逸 摄
江门高新港是当地外贸公司出口的重要起点。 南方+记者 董有逸 摄
“我们生产的移动空调与除湿机,一季度对欧盟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4%。”江门市宝士制冷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亚龙介绍,为了更快抢占欧盟绿色家电市场,该公司扩产投建了16万平方米的零碳工厂,并通过智能物流系统加速释放增量潜能,实现订单响应速度提升40%。
经过4月的关税波动,许多江门外贸企业意识到,美国市场已不再是唯一的“贸易香饽饽”,寻找新的出路迫在眉睫。实际上,近年来,不少企业已提前布局,选择开辟多元化市场,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江门市海基科技有限公司为许多国际知名排插品牌代工。美国曾是该企业的重要市场,而目前企业重心已转移至中东、东南亚、中亚、南美及非洲等地区。该公司业务总监黄庆华介绍,早在2018年,该企业便着手市场转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逐渐摆脱了对欧美市场的依赖,目前我们的订单并没有受到影响。”
江门市海基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重心从美国转移至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江门市海基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重心从美国转移至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用全球化布局对冲单一市场风险的,还有西铁城。尽管美国市场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西铁城的外贸版图依然保持稳定。“我们的外贸业务中,日本以40%的份额稳居第一,欧洲也占了20%,就算美国市场短期内有一定影响,对我们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周楚平说。
一个趋势已经很明显:“江门制造”正逐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转向更加多元化、均衡的贸易格局。根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江门市对欧盟、东盟、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分别为69.8亿元、65.2亿元、60亿元,分别增长15.1%、15.8%、13.9%。同期,对拉美、中东17国、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为57.9亿元、34.6亿元、34.5亿元,分别增长26.6%、12.4%、36.3%。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19.1亿元,增长15.3%,占46.5%;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01.5亿元,增长6.9%,占21.5%;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62亿元,增长6.1%,占13.1%。
坚持多元化市场同步发力,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江门外贸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多元产销布局实际上早就已经开始。也许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久经风浪的江门外贸人始终坚信,任尔东西南北风,立足长期主义,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效率、打造更多自主品牌,始终是外贸企业“闯世界”的不二准则。
南方+记者 董有逸 通讯员 江关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