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肠癌当痔疮,这3种大便异常是身体警报

禅人医 2024-10-16 08:29

以为是痔疮,其实是肠癌!这样的案例大家都听说过吧,今天给大家讲一讲痔疮跟肠癌到底有什么区别!

近八成的肠癌被诊断为痔疮

肠癌患者可能会有便血的症状,而便血可能会被误诊为痔疮,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到疾病治愈率。

据统计,有80%的肠癌曾经被误诊为痔疮,这是因为肠癌和痔疮都可能会有便血症状,但等到真有了其他的明显症状,再去治疗多半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起来难度更大了。

肠癌的发展一般会经历这个过程:正常肠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 ,一般需要经过5-10年的时候,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切除的话,就可以避免肠癌的发生,建议在45岁之前做一个肠镜,如果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并做好定期复查。

肠癌来临前,其实大便早已提醒

肠癌的发作虽然比较隐匿,但并不是悄无声息的,被早期肠癌盯上之后,大便其实会出现一些异常信号,因此一旦出现下面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

1.大便带血

肠道内部一旦有了肿瘤,肿瘤表面就可能与病灶表面出现摩擦,甚至可能会有血便,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便血量也可能会变多。

2.大便突然变细,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

要学会观察便便形状,平常较粗的便便,突然变细了,有可能是肠道肿瘤压迫导致的,最好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效果更理想。

3.排便习惯改变

以前规律的排便,突然异常改变,排便次数异常增多或者持续腹泻与便秘交替,很可能是肠道有了肿瘤发出的信号。

这些恶习正在“催生”肠癌,尽早改正

肠癌的发生可能与不健康的一些习惯有关,下面这些习惯很可能是肠癌的加速器,一定要尽早改正。

1.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的习惯,很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变慢,粪便不能及时排出,其中的有害物质就可能滞留并刺激到肠道黏膜。

2.重口味饮食

太咸、太辣、煎炸、烧烤、熏制、腌制等的食物,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增加被肠癌盯上的风险。

3.偏好吃肉

偏好吃肉,尤其是喜欢吃红肉的人,这些物质代谢之后会增加大肠的负担,导致肠道蠕动慢,刺激到肠道黏膜,甚至可能诱发癌变。

4.吸烟、喝酒

吸烟、喝酒都属于高危的致癌因素,很可能会对大肠产生刺激,甚至诱发肠癌。

平常尽量要多吃新鲜的蔬果、饮食营养均衡、定期锻炼、定期进行防癌筛查等等,从生活中做好肠癌的预防,一旦发现肠息肉,尽早切除,杜绝后患。

癌症的发生与人们不健康的习惯有关,重口味的饮食、喜欢吃红肉、久坐不动、吸烟喝酒等都可能诱发肠癌,平常一定要识别肠癌来临的信号,定期进行防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一大预防良策。

供稿:消化内科 


编辑:区颖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