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 郁南“大兵团作战”攻坚典型村建设

作者 王谢思齐 2024-10-30 11:24

金秋时节,在郁南县都城镇夏袭村,无论是道路沿线、田间地头,还是农房前后,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党员,他们各司其职,手拿铁锹、锄头、扫把等工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如今的都城镇,呈现出一幅岸绿、水美、河清的图景。李洪标 摄

如今的都城镇,呈现出一幅岸绿、水美、河清的图景。李洪标 摄

看到村里环境一天天变好,更多的村民主动参与进来,一起清理村中落叶、杂草、杂物等,清理农田灌溉圳,帮忙管护外出务工邻居的庭院花草,共同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和卫生保洁。

连日来,这场热火朝天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铺开。郁南通过实施“大兵团作战”,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冲在“一线”、各县直单位下沉镇村“一线”、各镇党委政府主动奋战在“一线”、各村倾斜力量支援重点“一线”,集中攻坚“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建设。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五年再造一个新郁南”这句口号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推动全县“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超7万人次下沉攻坚

走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连滩镇连溪村,只见村民的房前屋后绿植随风摆动。已经建好的篮球场、文体广场与正在建设的环村村道、池塘美化绿化工程融为一体,尽显美丽乡村的亮丽轮廓。

绿在村中绕,人在画中居。在郁南,为何越来越多“内外兼修”、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涌现?

今年来,立足县情、镇情、村情,郁南县“百千万工程”在差异化发展中抓住特色,从典型村建设中找到突破路径。

10月10日,郁南发布《关于实施“大兵团作战”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通知》,持续加强力量下沉,汇聚强大合力,实施“大兵团作战”,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如何下沉?从县级层面来说,县四套班子领导、各县直单位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每周至少安排三天时间,下沉挂钩联系典型村推进“百千万工程”。其中,县直单位领导要带领本单位不少于70%的力量,下沉挂钩联系村推进“百千万工程”。

郁南县委组织部充分发挥模范部门带头作用,带队深入村组一线开展走访调研,定期组织镇、村及其他挂点联系县直部门召开调度推进会,分析研判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部里以党员干部带头,全力以赴投入典型村培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去,也提升了年轻干部解难题、抓落实的能力本领。”郁南县委组织部新进组工干部尹思文说。

从镇级层面来说,各镇党委政府要统筹做好社会经济发展和各项日常工作,除做好事务性工作外,各镇党员干部要全力下沉推进“百千万工程”,主动担当、凝心聚力推动各项工作。

从村级层面来说,各镇要统筹好辖区内各村的党员、干部、互助队、志愿者等资源力量,重点倾斜省市典型村开展工作,其中非省市典型村每周至少3天,每天组织不少于50人支援所属镇的省市典型村,集中力量攻坚“百千万工程”。

连日来,千官镇实施“大兵团作战”工作计划,集中全体镇村干部、互助工作队、党员群众等,会同县直部门下沉工作人员到辖区内5个省、市典型村开展工作,特别对其中2个省定典型村采取集中攻坚工作模式。

“千官镇从市定典型村、非典型村中抽调镇、村干部组成2个攻坚工作组,加上县直部门下沉人员组成‘百千万工程’攻坚‘大兵团’。”千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兵团”组建后,再通过“小分队突围”形成战术突破。

据介绍,各工作组被分别安排到千官村、清二村,结合各村实际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农房风貌管控等工作,清单式解决过程中发现的黑点、难点、痛点问题,将典型村培育对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典型”。

一时间,全县“大兵团作战”队伍纷纷奔赴一线,集中力量加力提速推进省、市典型村培育建设。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郁南共计7.2万人次下沉典型村参与“大兵团作战”。

“‘大兵团作战’这种工作模式打破了县、镇、村地域界限,打破部门职能壁垒,能够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污水治理、农房风貌管控以及产业培育发展谋划出实效。”郁南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典型村培育提“质”增“颜”

秋风送爽,郁南县桂圩镇新塘村桂花飘香、月季开得正好,连路旁小小的金钱草也长得越发青绿,随手一拍就让人眼前一亮。

自开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以来,新塘村党支部书记练国强统筹带领50多名镇村干部,定人定岗定责,对路旁、“四小园”等绿化区域定期进行巡护管养,植绿护绿景象热火朝天,推动村庄提“质”增“颜”。

在桂圩镇新塘村,“大兵团”队伍帮村民整理柴架。王谢思齐 摄

在桂圩镇新塘村,“大兵团”队伍帮村民整理柴架。王谢思齐 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百千万工程”必须用心答好的优先题,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聚力提升环境整治水平,大湾镇印发《大湾镇“百千万工程”攻坚月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3个典型村为重点,争取一个星期初见成效,一个月明显改变,推动典型村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中,最大的难点是危旧房清拆。“因为大湾镇的危旧房涉及户数多、人数多、范围广等,因此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的关键是善‘磨’。”大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引导更多村民积极主动配合危旧房屋清拆工作,大湾镇紧紧抓住“大兵团作战”有利契机,由班子成员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镇村干部组成各村宣传小分队,每个工作日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磨脸皮”“磨嘴皮”。

在大湾镇,镇村干部、互助工作队、党员志愿者齐上阵,奋战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受访者供图

在大湾镇,镇村干部、互助工作队、党员志愿者齐上阵,奋战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受访者供图

“这就是‘磨字诀’,说多了,人家就记住了,就算记不住,人家心里多少也还惦记着这么个事。”该镇领导说,“天天磨,挨个磨,讲着道理磨,透着感情磨。这些难点就这么一点一点被‘磨’光‘磨’尽。”

让更多典型村培育对象有发展动力,“大兵团”还有一招,就是想方设法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径。

自郁南县宝珠镇大用村被郁南县委、县政府拟定为2024年省“百千万工程”选树培育典型村以来,郁南县委组织部坚持党建引领,引导镇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因地制宜推进大用竹笋“一村一品”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

郁南县委组织部推动以“自然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逐村摸查有致富技能、创业热情的党员,利用县镇村三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农技培训、创业指导,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带头增加竹笋的种植面积。目前,大用村竹笋种植面积达2300多亩。

同时,构建“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质种苗,提高竹笋的产量和品质,拟打造150亩竹笋种植示范基地;积极引进龙头和先进经营模式,建设加工车间、土特产交易中心,生产“以竹代塑”产品和鲜笋、酸笋、笋干等各式笋制品,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深化产业发展。

“村里面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加竹笋种植面积,并计划发展光伏走廊、陆基圆池养鱼等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用村党总支部书记孔祥辉说。

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

实施“百千万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今年年初,郁南县创新实施“千干助千村”,推动干部资源进一步向村倾斜、干部服务进一步向村下沉、干部人才进一步向村汇聚,全速推动“百千万工程”,全面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在郁南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郁南各镇党员干部纷纷返乡,利用自身熟悉政策、熟悉本土群众、熟悉本土情况的优势,动员同乡家属朋友“一起干”,持续深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美化、农房风貌管控等工作。

深入田间讲政策、走访企业倾听诉求、进村入户解民忧……郁南结对帮扶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辖区先进乡贤和热心群众组成“好人队伍”,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积极配合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

如今的“大兵团作战”,与“千干助千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差异中找到特色,郁南县“百千万工程”工作既注重“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更重视工作的关键,形成郁南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最大的特色——坚持干群合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大兵团作战”队伍既当“施工员”又当“宣传员”,在带头开展“百千万工程”工作的同时,还做好政策宣传,积极发动群众大力支持和参与“百千万工程”。

在都城镇,随处可见穿红马甲的党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李洪标 摄

在都城镇,随处可见穿红马甲的党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李洪标 摄

在都城镇,针对个别老旧房屋影响村容村貌的问题,“大兵团作战”队伍开展“敲门行动”进屋入户,面对面向村民宣传政策,让群众配合做好危旧房屋清拆或农房风貌提升;

在宋桂镇,各村乡贤、群众齐心协力为建设家乡出资出力,村民也积极开展“自扫门前雪”行动,在房前屋后、村头巷尾等闲置地块“见缝插绿”,用“绣花功夫”点缀美丽乡村;

在大湾镇,通过干部夜访、召开“三个会”(党员大会、村民恳知会、乡贤恳谈会),积极宣传动员村民配合典型村创建工作并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落实“门前三包”……

当前,郁南“大兵团作战”队伍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党员干群拧成“一股绳”、同出“一股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产业发展、“四小园”“美丽庭院”创建等典型村培育建设,用“绣花功夫”点缀美丽乡村,大力提高“百千万工程”工作质效。

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群合力干、群众主动干,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百千万工程”成效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今日的郁南,典型村建设“多点开花”,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的氛围日益浓厚。

南方日报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郁轩

一线观

桂圩镇新塘村掀起典型村建设热潮

邻村群众来帮忙 期待被带动

“现在房子看起来比以前干净多了,住起来也舒服,感谢大家的帮忙!”住在桂圩镇新塘村委来路村的林秀英笑盈盈地说。

由于年近八旬,她平时较少有精力打理房前屋后。得益于新塘村创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林秀英觉得自己“沾了光”。

在新塘村,这样的故事时有发生。尤其是“大兵团作战”开展以来,桂圩镇已投入5000余人次参加“百千万工程”工作,出动钩机、手扶车等机械设备100余台次,清理房前屋后、村巷道、河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1586处。

每个数据的背后,都蕴藏着“大兵团”队伍下沉一线的生动实践。

早上8时,桂圩镇政府党政办一级科员张洁宝和同伴早早来到来路村,在道路两旁挥锹铲土、清理杂草。“我在基层待了很多年,早就习惯这些体力劳动了。现在每周都会安排3天时间来村里帮忙,预计持续到年底。”张洁宝笑着说。

不远处,郁南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心的驻村选调生简浩洋,在帮助村民整理柴架、清理角落的杂草。他说,希望能通过参与“大兵团作战”,让村里变得更整洁些。

为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大兵团作战”号召,郁南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心一共派驻了10人,分别支援桂圩镇的2个典型村。“我们主要是狠抓柴草杂物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卫生死角整治和河道、沟渠、水圳的垃圾淤泥清理。当地群众也自发参与、积极配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郁南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浩说。

除了本村的村民,隔壁金旺村的陆阿姨也来到新塘村帮忙。“现在我们帮新塘,齐心协力把村里的环境变得更好一些,以后我们村还要靠典型村来带动咧。”陆阿姨一边拾着木柴,一边笑着说。

新塘村党支部书记练国强介绍,按照“大兵团作战”安排,金旺、木蔃村委这两个非典型村,每天有不少于25人前来支援,重点围绕乱搭乱建、破旧危房清拆等开展工作,目前已对新塘村的6个自然村进行重点攻坚。

“大兵团作战”之所以在新塘村开展得如火如荼,离不开前期工作的铺垫。

自开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以来,新塘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贯彻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绿美生态建设部署,以绿化美化书写“百千万工程”大文章,如今更显成效。

该村成立由镇委书记挂帅的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专班,瞄准重点、突出短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挂图作战,将各自然村串点建设,努力打造“推窗见绿,开门见景”绿美乡村新风貌。村党支部书记统筹带领50多名镇村干部,定人定岗定责,对路旁、“四小园”等绿化区域定期进行巡护管养,同时通过发起吹哨,充分利用挂驻县直部门下沉的力量,植绿护绿景象热火朝天,新塘村更添新颜。

截至目前,新塘村已经发动干部、乡贤群众共7500多人次参与绿美生态建设工作,种植景观类树种5000余棵,绿植花卉更是数不胜数,创意提升打造美丽庭院25个、“四小园”53个,绿化美化肉桂公园碧道两岸300米范围,推动村庄面貌提升。

南方日报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李烨

编辑 刘晓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