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花都区卫生健康系统十件民生实事出炉

作者 周甫琦 2025-03-21 06:32

3月20日,广州市花都区召开2025年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部署。会议指出,2024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锚定广州北部增长极目标,持续深化医改,努力构建全民健康保障体系,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稳健笃行。花都基层医改经验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办的《学习与研究》杂志刊登推广,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民生领域)改革典型案例,获评全国促进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案例。“国家队”医疗资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正式开业,并加挂成为“广州空港医疗中心”。区人民医院成为全市唯一成功入选市级重点医学学科的区属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考”排名全国第五、全省第一。2家镇卫生院连续三年获评中国乡镇卫生院百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位居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强前列。健康科普作品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连续七年保持上升趋势。

会议强调,2025年将对标广州北部增长极、南方枢纽的区域定位,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聚焦“5+10+20”工作主线,即高质量完成5个国家、省、市改革试点项目(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全国传染病防控医防融合试点、全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省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全市医保医联体总额付费改革试点),高标准谋划卫生健康系统10大民生实事,高站位将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细化为20项重点任务,推动花都区卫生健康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作示范,奋力打造广州北部医疗高地,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花都”。

会上宣布了新一届花都名医、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师的评选结果,现场为18名新一届花都名医、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师代表颁发证书。

区府办、区委编办、区发改局等职能部门以及各街镇相关负责人,区卫健局领导班子、各科室长、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及重点民营医疗机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2025年度花都区卫生健康系统十件民生实事

1.“医”新为你: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升级改造,推进7家基层医疗机构升级改造,建设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2.联通健康路:深化医疗集团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2025年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置的联合病房达到32个、“名医工作室”达到30个。

3.普惠托育建设:推动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运营,实现“一镇街一普惠”镇街全覆盖,完成90个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服务点建设,完成用人单位办托10家以上,建设6个向日葵亲子小屋。

4.老年人医疗保险:通过“政府出一点、对象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为户籍65岁以上老年人购买医保外兜底医疗保障险,有效减轻全区65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门诊及住院带来的经济负担。

5.阳光“心”行动:加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和心理健康技术支持建设,推进综合医院精神科建设管理,发展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儿童孤独症等亚专科。

6.“肠”享健康生活:开展大肠癌筛查项目,为辖区内50—74岁常住居民提供免费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服务,2025年筛查2万人。

7.健康科普进万家:组织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开展“科普专家走基层 服务居民健康行”主题宣传活动65场,制作《花都名医面对面》《花都医课》健康科普视频至少36期,聚焦体重管理、健康管理,持续提升花都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8.“救”在身边: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公益宣教不少于60场,受众3500人以上,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社会氛围。

9.中医健康服务“零距离”:建设中医治未病示范区(康复特色区),建立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和2个基层中医康复示范单位;加强中医馆内涵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运用6类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10.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行动:继续推广全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配合接入省医学影像云储存云互认,年底前实现花都区医疗机构互认率90%以上,让群众就医“减负”。

南方+记者 周甫琦

通讯员 方阳亲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