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劳模精神是什么?广东劳模的答案是……
4月29日上午,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德强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接受大会表彰。
李德强。南方+记者 张令 摄
李德强。南方+记者 张令 摄
扎根一线,匠心守护绿水青山
李德强,1976年7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现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从业20余年来,他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治水愚公”的钻研劲头创新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在市政环保、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理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行业领军人物,李德强先后获评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水业杰出青年”、广东省杰出勘察设计师等称号,主持设计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2003年,面对广东省严峻的水污染问题,李德强带领团队历时5年攻坚,完成石井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石井河上游截污渠箱工程,还岭南水乡一片碧波,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广东省内污染控制和流域整治。2009年,为解决广州“垃圾围城”困境,他带领团队创新研发坝体加高技术,使广州兴丰应急垃圾填埋场处理容量提升数倍,为政府节省巨额拆迁费用,并争取了垃圾焚烧厂建设的关键窗口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李德强(中)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李德强(中)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他主持设计的广州市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一期工程被列为“广州市十大民心工程”;编制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挡坝原位加高关键技术研究》获2项发明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计的石井污水处理厂、佛山高明苗村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分别荣获全国和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开创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李德强坚持技术创新,主导设计全国首例10万m³/d高氨氮原水预处理工程——广州花都东部水厂,成功地解决了水源水污染问题,实现优质供水;在鹤山第二水厂扩建中首创省内大型套筒式潜水泵应用;在花都新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在全世界首次将活性砂过滤技术应用到2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中,成功地解决了滤池常见的水头损失大、配水不均匀等问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技术已推广至20余座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受访者供图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受访者供图
他提出“去工业化设计”理念,将番禺紫坭取水泵站、汕尾东部水质净化厂等工程打造为城市休闲科普空间,实现市政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和谐共生;主持编制《广东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十四五”规划》等多项省级规划及技术标准,填补省内空白;担任行业协会秘书长,组织全国技术交流,为全国给排水建设提供“广东样板”。
2023年,面对强台风引发的全省暴雨险情,李德强深入深圳、梅州等10余地市防御指导组,蹚积水查排涝、冒雨加固工地设施,守护群众安全;2021年广州咸潮事故中,他紧急制定应急方案,保障供水安全。此外,他兼任多所高校导师,培养行业人才,传承工匠精神,获评“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优秀工匠”“广东省土木建筑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此次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是对李德强22年如一日投身生态环保事业的充分肯定。他表示,将以荣誉为动力,继续为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奋进篇章。
南方+记者 邵一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