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28日,南沙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区政协四届五次大会召开,现场首次搭建了南沙两会访谈间,聚焦广大市民、企业及人才在南沙更好生活发展所需,邀请相关区直部门、镇街主要负责人等与会人员现场访谈,回应社会关切,释放南沙新一年发展新机遇。
列席2025年南沙区两会的南沙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康表示,今年投促局将明确区招商部门与镇街的项目分级跟进标准,推动招商项目资源有序流转和高效利用,将重点开展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央企招引,尽快推动6大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成势。
区镇两级招商联动:建立招商项目分级推进及分拨机制
记者:今年区委一号文为镇街放权赋能,真正把镇街力量纳入到南沙大招商体系之中,接下来南沙区镇两级如何分工联动,形成全员大招商合力?
杨康:围绕区委一号文“打造南沙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的工作目标,我们进一步优化了招商工作机制。
一是在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审批、村留用地开发等方面给予镇街更多自主权,同时开展“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助力镇街自主招商。
二是建立招商项目分级推进及分拨机制,明确区招商部门与镇街的项目分级跟进标准,推动招商项目资源有序流转和高效利用。
三是组建镇街招商服务团队,高效协同各镇街开展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
今年将发起“链式攻坚”和“园区聚势”行动
记者:今年南沙将狠抓7大战略性产业,此外还将优先向6大产业园区导入项目,接下来南沙在项目引进方面有何具体思路?
杨康:南沙始终以“产业强区”为战略核心,我们将聚焦7大战略性产业,依托6大产业园区,重点从三个方面突破:
第一,“链式攻坚”,打造产业标杆。针对7大产业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一是巩固优势产业。如依托黄阁国际汽车产业园汽车产业集群基础,进一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二是突破新兴赛道。如在庆盛枢纽重点导入港澳科创资源,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网联等前沿领域产业。三是强化创新转化。依托港科大(广州)、中国科学院院所等机构的产学研优势,强化科创产业培育招引。
第二,“园区聚势”,推动精准落地。6大园区按“一园一策”精准发力,如:万顷沙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造“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大岗先进制造园区依托制造业基础,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和船舶及其高端配套。
第三,“政策赋能”,深耕招大引强。用足用好《南沙方案》3大优惠政策以及《南沙意见》15条改革举措等政策,抢抓重点区域招商机遇,重点开展7大产业的龙头、央企招引,尽快推动6大园区产业集聚成势。
注重精尖招商人才培养,搭建落地筹建全流程服务架构
记者:在大家都在“卷”招商的当下,在招商形式与模式上,今年南沙会采用哪些新思路和新举措以取得新突破?
杨康:一是全力推进招商工作革新。深化大招商体系建设,推行更高契合度的招商模式,在“改变队形,创新打法”的同时,注重精尖招商人才培养,推动“全民皆兵”向“精兵强将”转变。
二是聚力强化项目筹建协调。推行挂图作战模式,实行专班化、清单式管理,确保项目推进环环相扣、责任到人,搭建落地筹建全流程服务架构,建立分级协调机制,加快项目落地投产。
三是着力做好资源整合利用。强化资源要素及统筹力度,充分整合区域内招商楼宇、厂房等资源,协同建设六大重点产业园区,全力打造综合性产业社区新标杆,为项目落地提供承载空间。
持续为企业提供“响应全天候、诉求跟到底”的保姆式、定制化服务
记者:在营商环境上,企业从最开始接触到落地再到成长的过程中,南沙将如何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周到企业?
杨康:一是优化招商项目落地服务。组建专门招商筹建服务团队,从项目引进到投产,持续为企业提供“响应全天候、诉求跟到底”的保姆式、定制化服务。
二是简化招商项目审批流程。建立项目首席代表机制,优化招商项目、村留用地开发审批流程,持续提升企业办事体验感、获得感。
三是打造友好型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优化企业服务16条”“交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多供需对接、产银对接等方面的资源支持。
采写:南方+记者 任燚
图片:南沙融媒
设计:招凤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