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招季即将来临
省内多地陆续发布中考相关资讯
作为我省权威的教育新媒体
“广东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号、视频号
“广东教育”抖音号、快手号
将第一时间综合最新中考信息
记得给“广东教育传媒”加★标哦
此前
深圳、佛山、江门、珠海、中山、东莞
陆续发布2025年
中考招生方案及招生计划
点击地名即可回顾
最新消息
肇庆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
招生计划、安排出炉啦!
近日,肇庆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肇庆市高中阶段有关学校招生工作要求及安排》,今年肇庆全市高中阶段有关学校招生指导性计划共41252个,其中市属3所普通高中(广东肇庆中学、肇庆宣卿中学、广东肇庆中学大旺实验学校)招生计划共1512个(不含新疆班、自主招生)。具体如下:
据悉,肇庆今年对普通高中招生政策进行了部分优化,包括市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志愿批次安排、民办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等。小媒君划好重点,一起来看!
普通高中招生范围调整
(一)市属3所普通高中(广东肇庆中学、肇庆宣卿中学、广东肇庆中学大旺实验学校)和肇庆市第一中学今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仅面向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肇庆高新区,不再面向其他县市招生。
(二)肇庆鼎湖中学、高要区第二中学、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华南师范大学共建封开实验学校4所普通高中除在本辖区招生外还可在城区(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肇庆高新区)招收少量学生。
(三)其他公办普通高中只在本区域招生。
(四)民办普通高中按市教育局今年划定的范围招生。
肇庆市2025年高中阶段有关学校招生范围
上下滑动查看
录取批次设置
(一)提前自主招生批:普通高中自主招生。
填报志愿数:仅填报1个志愿。
(二)统招批:
1.市属普通高中:广东肇庆中学、肇庆宣卿中学、广东肇庆中学大旺实验学校;
2.市城区跨区域招生试点普通高中:肇庆市第一中学、肇庆鼎湖中学、高要区第二中学、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
3.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域普通高中: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四会中学;
4.高校帮扶共建县域普通高中:华南师范大学共建封开实验学校;
填报志愿数:最多可填报8个志愿。
(三)第一批:
1.面向属地招生的县(市、区)属公办普通高中〔不含肇庆市第一中学和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四会中学〕;
2.民办普通高中(公费生)。
填报志愿数:最多可填报10个志愿。
(四)第二批:
1.民办普通高中(自费生);
2.附设综合高中班的试点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公办)、封开县中等职业学校(公办)、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民办)、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民办)。
填报志愿数:最多可填报10个志愿。
肇庆市教育局统一划定全市2025年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公费生)、民办普通高中(自费生)和附设综合高中班的试点中等职业学校等四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统招批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即采取平行志愿模式投档录取),第一批、第二批投档录取办法由各属地教育部门自行确定。
指标到校招生对象明年将调整
广东肇庆中学、肇庆宣卿中学、广东肇庆中学大旺实验学校3所市属普通高中分配到各区的招生指标,各区要按不低于各市属普通高中在本区招生总数的50%实行指标到校招生。指标到校招生录取办法由相应的区教育局具体制定并组织实施。
2025年指标到校生原则上应是符合肇庆中考报考条件且具有该初中学校连续2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从2023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学习满3年(即到2026年)报考“指标到校”的考生,原则上应是符合肇庆中考报考条件且具有该初中学校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民办普通高中招生政策调整
今年,民办普通高中公费生与县(市、区)公办普通高中同批次录取(第一批),民办普通高中自费生单独列为第二批录取。
温馨提醒,一般情况下,民办普通高中公费生的住宿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会比公办普通高中的收费标准要高出较多。家长和考生可详细咨询相关学校具体费用收取情况,认真核对学校收费公示。
肇庆市2025年民办普通高中公费生录取办法和咨询联系方式
综合高中班
肇庆今年还开展试点综合高中班招生,试点学校有: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公办)、封开县中等职业学校(公办)、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民办)、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民办)。
附设综合高中班与普通高中同步填报志愿、同步录取,招生区域与市、县(市、区)所属同级普通高中一致。学生入学后全部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学生可根据文化课学习效果以及个人意愿选择继续进行普通高中学业或申请转至中职学校就读。如学生申请转至中职学校就读的,必须经学校报属地教育部门核实后处理,学籍仅允许转一次。
为方便家长和考生及时了解今年的招生政策
肇庆市教局梳理了18个相关问题
上下滑动查看⬇️
*有什么想说的,快来给小媒君留言*
编辑:佘旭寅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综合肇庆教育号
转载时请标明转自广东教育传媒,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投稿/合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