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5分钟社会救援圈”挽救95条生命,培训超50万人次

深圳大件事 2025-01-20 18:10

南都讯 1月20日,宝安区首届社会急救技能大赛决赛在宝安1990文化馆举行,比赛旨在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进一步提升宝安区党员干部职工和流动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巩固党建引领下“薪火聚温暖 急救在身边——宝安5分钟社会救援圈”的创建工作成果。

经过初赛理论测试和技能考核,最终宝安区直机关工委队、区两新组织党工委队、区国资局党委队、航城街道党工委队、福永街道党工委队5支队伍进入决赛环节。此次比赛还邀请江西省宜春市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队作为特别参赛队伍。

决赛现场,6支决赛队伍展开激烈角逐,选手们均表现出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社会急救的热爱与责任,也让现场观众深入感受到社会急救事业的魅力与价值。

自2023年宝安区委组织部、区卫生健康局、区红十字会联合腾讯SSV启动“5分钟社会救援圈”项目以来,依托全区191个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培训主阵地,组织市民参加急救技能培训超22万人次(历史累计50多万人次),创下国内同类培训的纪录。宝安区急救技能普及率提升近10%,远超《健康中国行动》对2030年急救培训人数应达到人口数3%的要求。各类社会急救数据均取得新突破,学员出手施救心脏骤停患者428例,成功挽救了95条宝贵生命。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旁观者CPR实施率提升至26.81%,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提升至5.9%,较2022年提升近3倍,是国内平均水平的5倍。2024年,宝安区累计安装AED5100多台,AED使用率(4.3%)居全市各区之首。

宝安“5分钟社会救援圈”项目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典型案例被全国政协委员点赞,并写入中共深圳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年度报告和中共深圳市宝安区第七届第四次代表大会报告。同时,荣获“薪火党建”创新实践优秀项目、第二十一届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宝安区第五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示范项目”等多项荣誉。区红十字会承办的相关建议被评为“2023年度宝安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构建5分钟社会救援圈探索四位一体心脏骤停生存链》荣获改善就医体验全国医院擂台赛总决赛铜奖。宝安“5分钟社会救援圈”各培训学员出手救人案例也在全国广泛传播。

此外,宝安区在社会急救推广领域不断创新,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点燃市民参与社会急救的热情,有力推动社会急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2023年,宝安区在节假日,特别是在“5.8世界红十字日”和世界急救日期间,举办微马健康跑、亲子急救技能体验活动,充分调动市民参与急救培训的热情。2024年,宝安区在社会急救推广方面持续发力。同年9月,创新性地启动了“湾区‘急救侠’ 生命守护者”项目,进一步拓展急救知识普及的深度与广度。在“9.14世界急救日活动”中,与顺丰等新就业群体企业共同启动“急救侠”项目,充分利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数多、覆盖范围广、移动便利的优势,将新就业群体与社会急救充分连接,进一步织密宝安生命守护网。同年12月,宝安区各街道积极响应,开展了共计10场“薪火聚温暖 急救在身边”“百姓客厅”市民体验活动,以贴近居民生活的方式,将急救知识送到百姓家门口,提高急救知识普及率。

2025年,宝安区进一步聚焦流动党员以及新就业群体这一特殊人群,专门开展了流动党员急救技能培训主题党日活动,以及“薪火就业服务驿站”急救技能体验专场,持续提升流动党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让新就业群体掌握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急救本领。

宝安区通过这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了市民的急救意识与能力,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宝安区将继续深化“5分钟社会救援圈”建设,推动社会急救事业迈向新高度,为保障市民生命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 通讯员廖聪婕 李楚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