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对部分进出口关税税率和税目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2025年税则共有8960个税目。此次关税优化调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深圳市的经济活力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增活力:激活产业动能 强化本地优势
为支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本轮关税调整对一些国内技术趋于成熟且产能充沛,国内市场已有充分竞争的商品取消了进口暂定税率。深圳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领军城市之一,在本轮关税调整中显著受益,以电动汽车、锂电池等出口“新三样”为代表的一批深圳优势产业的产品取消了进口暂定税率(低于最惠国税率),如纯电动机坪客车、电动汽车零部件(包括电机控制器总成、车用液晶屏)、电池隔膜等等。不仅体现关税政策在支持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方面的灵活度和前瞻性,更积极增强了国产商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深圳优势产业注入新活力。
谋创新:驱动创新发展 半导体医疗并进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国家持续对半导体设备、医疗器械给予积极的进口关税扶持政策。深圳半导体企业亟需的机器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进口关税税率从10%下降至5%;环硅酸锆钠、CAR-T肿瘤疗法用的病毒载体、外科植入用镍钛合金丝等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关税税率,均有2到3个百分点的降幅。上述关税减免预计每年可为深圳相关行业进一步节省近千万人民币的关税开支,为深圳企业进一步减轻财务负担,为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
惠民生:拓宽消费领域 增进民生福祉
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前十,居民生活水平高,消费需求旺盛。本次关税调整继续维持300多个农产品和消费品的较低暂定税率,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优质产品和特色消费品,如水产品、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其中,深圳口岸主要进口的鲜或干的壳腰果、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配方奶粉等特色消费品通过暂定税率方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降税,这将进一步拓宽市民的消费选择,提升生活品质,让关税的调整利好真正惠及民生。
促开放:自贸协定引领 助企降税增效
本轮关税调整还涵盖了RCEP等24个自由贸易协定和优惠贸易安排(下称自贸协定)项下、原产于34个国家或地区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协定税率( 其中,与马尔代夫自贸协定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并实施降税,未来最终降税后,双方近96%税目将实现零关税),主要惠及原材料及中间品、化工和机电产品、通讯和医疗设备等深圳主要进出口产品。2024年深圳口岸进口货物享受自由贸易协定规模约750亿元,关税优惠约75亿元。本轮降税将进一步促进深圳与协定伙伴国贸易往来,降低进口关键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成本,提升有关产业竞争力。
南方+记者 张光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