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改变命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万江大桥、中堂大桥、高埗大桥先后架起,东莞人摇橹渡河的出行方式逐渐成为历史,“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从东莞响彻全国。
1984年12月13日,东莞县公路桥梁开发公司(现东莞交投集团)注册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承建开发公路桥梁建设,推动东莞县向农村工业化进军,促进经济建设全面高涨。东莞交投集团的发展,不仅是东莞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见证,也凝聚着东莞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东莞县公路桥梁开发公司的营业执照)
(东莞县公路桥梁开发公司的营业执照)
2024年,是东莞交投集团扎根莞邑、深耕交通的第40个年头。从万江大桥改扩建迈出第一步至今,40年间,东莞交投集团助力全市交通事业从“一张白纸”到繁华满城,自身业务范围也从单一的路桥建设拓展至高速管理、公交运营、水路客运、驾考服务、智慧停车、数字科技、物业开发、新能源服务、低空经济等多元化发展,始终置身于东莞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
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共舞,携手迈步新征程。未来,东莞交投集团将继续紧跟城市前行的步伐,将交通网络延展、织密、提速,让市民出行更加舒适便捷、货物运输更加顺畅高效,奋力推动东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
(莞番高速三期)
(莞番高速三期)
在路上,我们筑基绵延城市血脉
路,是物理通道,也是时代印记。
前行不忘来时路。40年来,历经东莞县公路桥梁开发公司、东莞市公路桥梁开发公司、东莞市公路桥梁开发总公司、东莞市公路桥梁开发建设总公司、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名称沿革,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始终是东莞交投集团的主责主业。
想致富,先修路。1986年2月,万江大桥(原称东莞大桥)扩建工程竣工,这是东莞县公路桥梁开发公司承接的首个建设项目。万江大桥通车后设立过桥费征收站,收取车辆通行费,偿还工程建设贷款,沿用高埗大桥首创的“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万江大桥扩宽工程竣工通车)
(万江大桥扩宽工程竣工通车)
1997年,东莞交投集团参股的被誉为“世界第一跨”的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虎门大桥建成通车,横跨珠江东西两岸,创造了18项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技术和工艺。
“九路并进”“全民修路”,这一时期,东莞市境内公路桥梁总座数和总长度连年大幅增加,东莞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横水渡口逐步被取代,“摇橹出渡”退出人们的视线。199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27千米,大大改变了过去道路“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交通面貌。
1998年4月,莞深高速公路塘厦段通车。全国首条由地级市自行规划、自筹资金、自行建设的高速公路,为莞深经济走廊再添新通道,也拉开了东莞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当年,该项建设克服了资金、技术、人才等重重困难,攻克各种“不可能”,原本需要三年的工期,仅用了一年半就完成。
(莞深高速塘厦段通车仪式)
(莞深高速塘厦段通车仪式)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进入新世纪,为改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东莞提出了“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的口号。东莞交投集团先后完成了东部快速、常虎高速的建设和多条主干公路的改造工程,既密切了各镇街与市中心之间的联系,又助力“东莞制造”不断运往全球。
从零跨越的桥,向前奋进的路,构成了城市发展的血脉和骨架,见证并支撑着东莞从农业大县到国际制造业名城的转变。
2009年,随着双层的东江大桥竣工通车,莞深高速全线贯通,东莞中心城区道路的基本框架形成,并进一步接入珠三角及全国高速路网。东江大桥的建设采用“刚性悬索加劲刚桁双层桥”方案,结构新颖,雄伟壮观,华伦式桁梁、三桁结构双层公路桥方案属国内首创,取得了多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成为东莞标志性建筑。
(东江大桥)
(东江大桥)
在交通强市的征途上,交投铁军用技术攻克一个个“不可能”、用匠心雕琢品质,为民筑路,也为城市筑梦。2017年,东江梨川大桥建成,助推城区片区融合发展,全国首创的曲塔曲梁无背索斜拉设计荣获多个技术类大奖;2019年,从莞高速东莞段全线通车,推动深莞惠经济一体化;2023年,莞番高速完成国内首例跨营运铁路双层公路桥转体,莞番高速与环莞快速局部采用共线双层桥方案“叠”建减少占地约800亩;如今,莞深、常虎高速两大“黄金通道”的改扩建工程热火朝天,再拓“融湾”之路……
改革就要敢闯敢试。东莞交投集团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在莞邑大地上绵延的路桥网络不仅代表东莞的城市制造实力,更代表改革开放创新的道路,在路的那头不断延伸。截至2024年11月底,集团辖下6条高速公路总里程约268.08公里,今年以来累计车流量4.54亿车次,同比增长1.57%。与城共生,与有荣焉。
在路上,我们与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过去是踏实的,现在是斑斓的。
岁月奔流,东莞交投人身体力行,用奋斗讲述东莞的发展故事和东莞人变革的勇气。从修路架桥到多元化经营发展,东莞交投集团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同步,与城市共进、与市民共享。
2015年4月,东莞市公路桥梁开发建设总公司实施公司制改革,由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市属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新的历史使命接踵而至。2018年3月,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东莞交投集团成为全市交通一体化建设运营及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投资的综合性集团,实现高速公路、公交巴士、水路客运、城市一卡通、静态停车、驾考服务等交通板块的“一盘棋”整合。
依托交通出行场景,东莞交投集团将交通网络越织越密,高品质服务品牌愈发叫响,不断为东莞人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速畅行。近年来,集团下辖高速公路多阶段推进拥堵治理,创立“一路三方”合署办公模式,引入收费机器人、事件检测系统、无人机巡航和监测等科技手段,护航市民安全畅通出行。推进“绿美高速”建设,实行路段网格化管理,优化服务区设施,着力打造“玉兰花ETC”服务品牌,持续提升运营服务品质。
(莞番高速沙田东收费站品质提升)
(莞番高速沙田东收费站品质提升)
公交通达。在以片区公交为主体的一体化公交运营模式基础上,东莞巴士公司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先后推出定制公交、随需公交、准点公交、响应式停靠公交等创新服务。“小青鸟”网约巴士灵活便捷,移动快剪车紧贴生活,咖啡巴士和音乐巴士精彩纷呈,烧鹅专线等特色文旅专线火爆全网,为市民提供富有活力、创新多元的公交出行方式。
(东莞巴士)
(东莞巴士)
驾考贴心。除了为各类驾考考生提供各科目常规考试服务,还推出了适应性训练服务,帮助考生提前熟悉考试流程,更加顺利地通过考试。今年,企石深巷考场还升级为集考试、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小型机动车全科目多功能驾考考场,各科目考能均位居全省前列。
(企石深巷一体化考场)
(企石深巷一体化考场)
停车有位。顺应城市治理的现实需要,静态交通公司打造智慧化停车服务,并积极构建停车“一张网”,不断提高停车服务水平,促进停车资源高效利用,改善市民停车体验。截至2024年11月底,共有30个镇街停车项目顺利落地,累计运营公共泊位资源超5万个。
(智慧停车)
(智慧停车)
水运便捷。虎门至香港机场、澳门氹仔的两大水上客运航线,满足了市民、粤港澳人士的商务往来和出境旅游需求。今年8月,虎门至珠海海岛航线开通,为“珠中江”和“深莞惠”片区架起一座水上“彩虹桥”,一经推出就受到市民群众热捧。
(东莞虎门至珠海海岛航线开通)
(东莞虎门至珠海海岛航线开通)
一卡通“城”。东莞通积极探索“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除地铁、公交全覆盖外,还开拓智慧停车、港澳客轮购票、机场大巴购票、社保服务等多个功能应用,并计划推出“交投出行权益包”,统筹整合集团旗下各个交通服务场景的优惠资源,为市民提供更经济实惠的出行服务。
(东莞通刷卡)
(东莞通刷卡)
——阡陌连城,惠民有路。作为“强民生”的国有企业,东莞交投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乡村振兴。近年来,集团动员系统各企业参与消费帮扶,采购结对地区农副产品超3.4万份、落实帮扶金额527万元;成功申请乡村振兴驻镇帮扶资金近1555.92万元,实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13个,切实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帮扶村民乐享发展红利。
(驻普宁市麒麟镇帮扶人员帮村民采摘芒果)
(驻普宁市麒麟镇帮扶人员帮村民采摘芒果)
面对时代浪潮,一次次迎难而上、一次次大步向前,东莞交投人身上、心里总有那么一股子精气神,根植基因里、融入血脉中,敢闯敢试、向上向新!在持续扩大高品质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的同时,东莞交投集团多元化提升运营板块的服务能力,推动着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在路上,我们再造一个新交投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如今,东莞交投集团辖下10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包含1家上市企业)、员工总数超12000人;集团荣列“2024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和下属东莞控股公司双双蝉联“广东企业500强”,东莞控股公司还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
国企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40年间,经过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公司制改革、结构优化调整、做活国有资产等一系列探索,东莞交投集团涉深水区、啃硬骨头,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并逐步向综合交通产业的高效经营者角色转变。
知所来,明所往。在新时期,东莞交投集团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用坚守和创新作答时代考卷,坚持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围绕“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数字化”转型,整合内部资源、布局重点领域,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国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作用。
——持续完善道路路网,促进交通融城。
紧扣“百千万工程”和“投资年”攻坚要求,东莞交投集团提速关键事项、打通卡点堵点,在今年8月发出了工程建设“百日攻坚”动员令。截至11月底,行动清单中的24个项目累计投资75.83亿元;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通道工程、环莞三期与莞番共线段主线等相继完工,桥头东太湖路工程通车,莞深、常虎两个高速改扩建工程连迎重大进展;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二期工程、白沙南路配套工程、环莞三期东段常平岗梓片区新增路网完善工程、常虎延长线工程、新联枢纽互通五大重要交通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市民出行环境正不断提质。
(莞深高速7标标尾抗滑桩施工)
(莞深高速7标标尾抗滑桩施工)
(繁忙的常虎高速改扩建施工现场(转自新华网))
(繁忙的常虎高速改扩建施工现场(转自新华网))
——积极延伸产业链,拓展“交通+”业务。
投资11.31亿元,东莞交投集团与东莞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发市内首个“交通+医疗”TID创新示范点,已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建成后,将与轨道交通1号线联动,塑造高端品质医疗服务典范,为东莞市民带来医疗服务、交通环境、城市形象的全面升级。
(东莞市人民医院科教综合楼和急救中心效果图)
(东莞市人民医院科教综合楼和急救中心效果图)
——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
“碳路”未来,东莞交投集团携手华为数字能源、广汽新能源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超充网络,截至今年11月底,已在市民服务中心等地建成超充站28座。“超易充”新能源品牌已有充电站134座、充电桩1813台、“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6座,持续为“零碳”城市建设注入交通“绿能量”。
(超易充市民服务中心超充站)
(超易充市民服务中心超充站)
——主动布局低空经济,抢抓产业机遇。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支持下,集团主动提前谋划,独资组建低空经济公司,统筹全市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与松山湖管委会共建松山湖低空经济示范区;并发起成立东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推动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及金融机构之间的高效交流与合作,促进低空制造及配套服务产业发展,为产业赋能,助力东莞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企石驾考考场改造融合型低空综合起降基地规划图)
(企石驾考考场改造融合型低空综合起降基地规划图)
寻求新机遇、探索新场景、构建新生态,东莞交投集团的开拓创新之路远不止此——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交通基础数据库、高速公路全要素监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筑产业基地、供应链服务平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东莞交投人持续激发出奋力改革、勇当先锋的磅礴力量。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四十不惑、未来可期,站上新的起点,东莞交投集团立志谱新篇、开新局,与东莞同频共振,与东莞人携手而行。“争取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打造一个‘新交投’,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加智慧、高效、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服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波表示。
文字:欧雅琴 王颖
通讯员:廖杏子
图片来源:东莞交投集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