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诉先办!江门12345热线为群众撑起更多幸福体验

作者 任龙 2024-12-27 17:20

近期,有不少市民在浏览“江门易办事”公众号时关注到一些“未诉先办”案例。

“什么是未诉先办?”不少市民在心中默默发问。通俗来讲,就是政府部门在群众尚未明确提出具体诉求之前,就已经提前预判了群众的需求和问题,并主动采取行动,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江门12345热线为群众撑起更多幸福体验。受访单位供图

江门12345热线为群众撑起更多幸福体验。受访单位供图

“未诉先办”机制的推出,是江门积极主动为民服务的生动阐释,也是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下称“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以数据赋能社会治理的主动创新。它打破了传统服务模式中的被动响应,转而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充分发挥12345热线民生诉求统一归集的数据池优势,精准捕捉市民的潜在需求和问题,提前分析预警热点出好“预答题”,辅助各职能部门靶向施策做好“抢答题”,“政数+部门”协同,推动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未诉先办,共同答好社会治理“必答题”。

数据显示,1—11月,江门提前化解群众户政管理、公卫医疗、科教文体、消费维权、食品安全、城乡建设、通信设施、旅游服务、邮政管理、平安建设等热点问题,同类相关诉求同比下降超三成,服务过程满意度超99%,事项处理满意率97.50%,同比上升10.8%。

预答题:精准预测先“诉”一步

“未诉先办”关键在“先”,如何先“诉”一步?答案藏在数据中。

近年来,江门市政数系统认真落实国家以及省、市关于数字政府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造业当家等中心工作,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江门市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政府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今年4月,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正式揭牌,整合优化数据管理职责,进一步统筹推进辖区数字广东、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强化数据管理开发利用。

江门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受访单位供图

江门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受访单位供图

依托自身数据资源优势,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着力深化改革,探索实施“未诉先办”工作机制——

搭建平台。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搭建“未诉先办”互通互联新矩阵,实现江门市12345热线一体化平台与110报警服务台、“粤执法”、粤平安“群诉”系统、综治网格、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平台“平安通”互联互通。

吹哨预警。创新运用数据管理机制和热线一体化平台数据分析统计智能化模块,以集中高频问题、突发事件等为切入口,按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等多维度对民生诉求进行细化统计,从诉求标签、区域标签进一步分析规律特性和变化趋势,精准预测可能出现的民生诉求和重大事件、苗头事件。

靶向施策。精准预测诉求,还需把应对工作做在前。当出现被系统认定为重大事件、苗头事件时,自动触发系统预警,通过建立健全“未诉先办”提醒函机制,协调有关部门、街道和社区、社会力量多方联动、优势互补,强化信息共享与数据分析,最大限度发挥“政数+”大数据双引擎驱动力,协同开展问题治理,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

值得关注的是,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建立多部门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构建全市超500个承办单位诉求联动处置网络,依托江门市12345热线一体化平台实现“接—转—处—跟—督—测”业务闭环管理,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抢答题:主动服务“未诉先办”

相较于“有诉即办”的“一事一办”,“未诉先办”要办的事是一类相关的事,这些问题因为牵涉面广,并处于萌芽状态不易被发现,所以办理难度更大。立足于此,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转变思路,靠前一步“治未病”。

一方面,针对全市各县(市、区)普遍存在和反复发生的共性难点问题,定期对部门诉求办理、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情况进行复盘研究,通过专班专人跟进、联动部门深入研究谋划等方式着力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另一方面,结合研究结果制定“每月一题”,联动相关部门做好服务“提前量”,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所需。

数据出题,部门答题。2024年1月,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依托12345热线大数据,分析得出假期是市民办理户政和出入境业务的诉求高峰,拟定首期“未诉先办”主题——全力保障群众节日办证需求。根据数据分析情况,市公安局积极作为,有针对性地提前谋划,推动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未诉先办”辅助出入境管理部门,全力保障群众节日办证需求。受访单位供图

“未诉先办”辅助出入境管理部门,全力保障群众节日办证需求。受访单位供图

各级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拿到“题目”,迅速行动,围绕市民以往办证预约难、等候时间长等诉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增加全市各级出入境、户政办证窗口受理警力配备,最大数量放号,并推出“延时办”“夜间办”“专场办”“中午不打烊”等错峰便民服务,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仅一周即办理各类出入境业务6924件次,其中护照353件次,往来港澳通行证6571件次,受到了市民点赞。

“‘未诉先办’关键在办,还要办出实效。”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往常,群众遇到急难愁盼的问题,会通过12345热线和网络渠道寻求解决办法,其显著特点是“有一办一”,具体事情具体办理,而“未诉先办”则要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在群众发现问题之前就解决好问题。

今年,江门结合民生热点,先后实施“政数+卫健”提前做好春节假期医疗服务保障,“政数+市监”提升群众消费体验,“政数+文广旅体”保证旅客游玩畅心,“政数+教育”妥善处理入学诉求,“政数+三大运营商”保障市民通讯服务,“政数+供电部门”守护万家灯火,“政数+邮政”护送市民包裹等多项“未诉先办”新举措,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产生“1+1>2”的正向效果,有效将困扰群众生活的烦心事化解在萌芽中。

必答题:“政数”赋能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步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探索基层治理碎片化、力量薄弱等重大难题的破解之道,江门责无旁贷。

江门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围绕完善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完善法治江门建设体制机制,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打造更高水平法治江门、平安江门。为实现这一目标,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以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着力打造湾区政务服务高地,持续推进数字化赋能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效能,深度融合社会治理数据资源,持续加快政务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赋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江门节点作用,汇聚基层治理所需的民政、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不同专题的数据,搭建起畅通国家、省、市、县数据的数据枢纽中心,推动数据回流基层,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数据支撑。聚焦“块数据”赋能基层减负,加大力度推进“块数据”试点工作,开展业务地址数据治理,建成全市汇聚424万地址数据的统一标准地址库,开发业务地址语义转化处理服务引擎,便于基层工作人员获取所需的地址数据,实现为基层管理、社区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江门易办事。受访单位供图

江门易办事。受访单位供图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面对群众诉求的多元化、复杂化,把更多资源、力量与基层工作相结合,深化基层协同治理模式,通过加强弱信号预警分析,梳理12345热线受理的重要诉求信息,为信访、公安、城管等社会治理部门提供相关数据超11万条,发送“未诉先办”提醒函共11期,相关部门提前处办,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

“未诉先办”是政数赋能社会治理的一次新尝试。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依托自身数据资源优势,找准“未诉先办”方向,厘清部门纵向职责,让主动治理思路更明确,同时通过复盘每月数据,建立市民“关注榜”,输出多维度的可视化数据,深度激发热线数据“以数便民、以数治理、以数辅政”作用,让多元共治更高效……

经过一年探索,“未诉先办”工作机制正成为部门服务企业群众的“金牌辅助”,进一步打响“江门易办事”政务服务品牌。

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从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夯实数据质量基础、构建诉求预警防范机制等方面深度实施“未诉先办”,在数据“联”起来的基础上,让数据“活”起来,充分挖掘和发挥民生诉求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数据价值,逐步拓展多方协同共治格局,推动江门市社会治理能力跃上新台阶。

南方+记者 任龙

编辑 李衡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