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广东青年大学生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总结交流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科贸职业学院4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一起为优秀突击队点赞!(可多选) “茶乡侨缘”实践团 乡村振兴促进团+竹乡实践团队 常春藤青年志愿服务队 “变废为宝”生态养殖实践团 提交
作为一所涉农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不少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在联系乡村养殖场、养殖户等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我们的学生熟悉乡村实际情况,将学校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和专业服务带到了更需要帮助的基层一线。”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校团委负责人叶贤新说,学校不断创新思政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制定“千生连千村 服务千万户”工作方案,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努力在学生心中厚植“三农”情怀。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22级水产养殖技术(高本对接)班学生庄梦璇牵头组成十人实践团队,前往家乡潮州市湘桥区旸山村调研家乡鸡的养殖业的情况,利用自身所学帮助解决基层养殖户养殖过程中过于分散、饲养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并通过新媒体手段扩大销售渠道,促进了农业养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学生在乡村为鸽子体检。
近日,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千生联千村服务千万户”成果展在广东科贸清远校区举行。今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校团委共组建177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完成校地平台结对69支,结对帮扶项目85项。
点赞!广东科贸这群大学生使出“十八般武艺”助力破解乡村发展难题
“学校依托科技特派员团队、专业实训课、志愿服务、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平台,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搬到了乡村农业生产一线。”叶贤新说。
今年以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承担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服务了广东农业镇64个,累计开展服务2000多次,线上线下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超5万人次,引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2个,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2项,服务企业和农户增收超3000万元。
叶贤新表示,将继续推动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转变”,即从传统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转变成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从短期的暑期社会实践转变为全年常态化、长效化实践活动;从单一部门牵头转变为多部门联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茶香侨缘”实践队(餐旅学院)
“茶乡侨缘”实践队前往英德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聚焦农业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创意教育三大领域,用镜头记录茶乡变迁,传播茶文化,共拍摄照片2000余张,宣传视频300分钟以上。实践队走进茶乡,举办“英红小小茶艺师”公益课堂,让儿童在趣味中传承非遗茶艺。同时,实践队组织学院茶艺专家团精准对接小微茶企需求,提供科学指导与帮扶,助力解决生产难题。
乡村振兴促进团+竹乡实践团队(艺术设计学院)
实践队聚焦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现状,探索出赋品牌、提品质、构模式——“三传一助”(传思想 传文明 传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融媒赋能“百千万工程”的产教融合模式,创建乡村乡闻官工作室并挂牌运营。目前试点涉及英德市、连州市及阳山县131个乡镇,覆盖219个村居,服务人员2万人次,服务场次131场,产值累计1056万元。
常春藤青年志愿服务队(商贸学院)
实践队奔赴广州市白云区红星社区开展为期5的社会实践,通过探寻宗祠,让社区资产“活”起来;通过图书捐赠,让知识桥梁“连”起来;打造童心课堂,让文化传承“活”起来;“群体巧用”,让社区故事“传”起来。实践团服务队撰写调研报告1份,开展“巧绘脸谱”“精绘漆扇”“匠心剪纸”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3场,为石门街拍摄宣传片3部、制作文创产品6个版式,捐赠书籍160册。
“变废为宝”生态养殖实践团(动物科技学院)
为解决湛江雷州市北和镇由于短时间内收割大量的甘蔗尾叶被浪费丢弃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实践队通过利用发酵技术,设计甘蔗尾叶饲喂配方,有效解决甘蔗尾叶饲料化再利用难题。实践队在当地开展座谈、培训,探索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累计培训人数达200多人次,发表学术论文2篇,2024年获得清远市科技智库专项课题立项。
南方+记者 陈理
通讯员 谷摧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