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13镇上榜!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出炉|点赞

作者 何伟楠 2024-12-17 18:53

12月16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发布“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中山市15个建制镇中有13个上榜“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上榜率超过86%。广东上榜“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全国100强”的建制镇数量达到46席。其中,中山市占6席,数量仅次于东莞市、佛山市。

中山13个镇街上榜“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为他们点赞:(可多选) 横栏镇 坦洲镇 小榄镇 古镇镇 三乡镇 港口镇 东凤镇 南头镇 黄圃镇 阜沙镇 三角镇 沙溪镇 板芙镇 提交

据了解,该报告以全国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外的2万多个建制镇作为研究评价对象,从政务服务、产业活力、区位交通、生态宜居、要素资源五个维度进行评估。整个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除上述指标外,本次评价也综合考虑镇域内上市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国家级创新载体平台、高等院校,以及矿产资源储量、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自然资源等支撑指标。

此次上榜的中山各镇整体排名较去年有所提升,横栏镇排名第34位,成为排名最靠前的中山建制镇,较去年排名最前的小榄镇提升4位。其中,位居“500强”榜单中山各镇末尾的板芙镇,投资竞争力增长势头也最猛,从去年排名387位提高至今年第267位,向上跃升120位。此外,古镇、东凤、阜沙、沙溪表现也十分亮眼,排名分别提升38位、48位、49位、91位。

“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名单。图片来源: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名单。图片来源: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赛迪四川镇域经济研究中心认为,由于镇域自身空间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局限性,为切实提升镇域投资竞争力,打造镇域投资兴业高地,必须加速建制镇“融圈入链”,持续深入推进权力下放、资源下沉、重心下移。

过去一年,面对镇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中山市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动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以高质量空间支撑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优化镇域营商环境,破解镇域投资竞争力瓶颈。

以“中国休闲服装名镇”沙溪镇为例,过去十余年间,沙溪镇高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但由于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近十年未出让过一块工业用地,本土服装企业无处增资扩产、实现转型升级,加之电商对服装传统销售模式的冲击,一批本土优质企业被迫外迁。近两年,沙溪镇将“工改”作为扭转发展颓势的“胜负手”,以服装商贸闻名的沙溪镇龙瑞村不惜“商改工”,拿出商业土地支持本土服装制造企业。

这成为沙溪镇近两年镇域投资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背景。2024年前三季度,沙溪镇GDP同比增长5.5%,增速排名显著回升。全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6.6%;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从2021年占比为10.8%提升至今年前三季度占比37.7%,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再比如,“全国花木之乡”横栏镇,近两年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精心策划办好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高水平打造花木行业供需对接平台。其中,仅2023中国(中山)花木产业招商引资会暨花木产业产销对接会上,就有9家园林协会与横栏镇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家公司与横栏镇三沙花木协会签订了采购意向书。横栏重笔书写的“花木故事”,实实在在地提升了镇域特色产业的投资竞争力和吸引力,带来了更多订单。

近年来,中山不断加强市级统筹,促进镇域间产业协作,推动镇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逻辑从“各自为战”向“组团发展”转变;因地制宜深入有序推进权力下放、资源下沉、要素下移,引导资金、政策、项目、人才、科技等高质量发展要素向镇域集聚,赋能镇域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镇域经济投资吸引力、竞争力不断提升。

采写:南方+记者 何伟楠

编辑 卢子衡 钟政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