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不仅是“龙抬头”,
也是一年一度的
国家级非遗——高要春社!
“高要春社”又叫“民间社火”,是以社祭为核心的一项民俗活动,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也俗称:土地诞、龙母诞、奉香、放炮、鸡仔炮、行村、茶果节、还炮节、开耕节、青龙节、洪圣宝诞等。
作为岭南地区节期最长、
规模最盛的民俗庆典之一,
高要春社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持续至农历三月初,
覆盖全区17个镇街、上千个村落。
△陈彦成 摄
△图源 高要发布
在不同的镇村,
“高要春社”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
包括社祭、舞狮、开耕、巡游、
抢炮、分肉、宴饮等活动。
△陈彦成 摄
△陈彦成 摄
活动主要流行于高要区
河台镇、活道镇、白诸镇、
金渡镇、白土镇、莲塘镇、新桥镇等,
依照排期安排庆祝活动,
是岭南节期最长的民间庆典之一。
△农历二月初二,金渡镇耕沙社区居民进行社坛祭祀。程晴 摄
其中,河台开耕节、高要茶果节早已远近闻名,均在2006年被列入肇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起从下面的图片,
感受“高要春社”的
浓厚气氛!
△2023年河台镇活动现场。陈彦成 摄
△河台开耕节现场。资料图。陈彦成 摄
△2023年河台镇活动现场。陈彦成 摄
△2024年活道镇活动现场。陈彦成 摄
△2024年活道镇活动现场。陈彦成 摄
△2025年白土镇活动现场。伍宇丹 摄
△2025年白土镇活动现场。伍宇丹 摄
吉时到 开耕忙
每年河台镇开耕节,
活动内容十分精彩,
吸引群众踊跃参与,
热闹程度堪比春节。
每年的开耕节,河台镇都权、多宝、罗建、罗仁、龙城、三联、对田等村(社区),几乎所有外出工作、经商的当地人,甚至旅居海外的乡亲,都会回到村中,邀请亲朋戚友和八方来客,一同闹开耕、品佳肴、赏茶果、叙情谊。村内各种不同姓氏、不同家族的人,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开耕节当天,
河台镇罗建村村民会赶着
头戴大红花的水牛耙田犁地,
农妇们到田头插下早稻秧苗,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河台开耕节现场。陈彦成 摄
田边龙腾狮舞、鞭炮齐鸣,
聚满了围观群众,
春天的绿意伴着欢声笑语,
唤醒沉寂了一个冬天的肥沃土地。
抢花炮 争彩头
抢炮是岭南民间节庆中
男青年参与的一项竞技活动。
高要的抢炮,
不但保存着岭南的抢炮传统,
而且呈现出浓烈的地域特色。
高要春社庆典中常见的有
添丁炮、龙母炮、新婚炮等吉名。
△2024年河台镇罗仁村还炮节现场。邹华彬 摄
在河台镇罗仁村,
去年 “龙母炮”的得主为
今年社日抢炮活动的“炮主”,
有多少新婚男丁就制作多少个炮。
社日抢炮之前,全村村民再次向安置在放炮地的龙母行宫上香祈福,增进了抢炮活动的神圣感。到了放炮的吉时,按照新婚的先后次序放炮,抢炮得主的礼品是由新婚男丁家庭准备的两杯米酒和一封利是。
在活道镇姚村有一种“添丁炮”,
放炮的数目是去年
本村新增的男丁数目,
花炮由新丁的外婆置办,送给外孙。
△活道姚村春社活动现场。陈彦成 摄
到放炮的吉时,先燃放两个礼炮,
然后由去年村中首个
出生男丁的父亲为“炮头”,放第一炮,
然后依去年添丁的次序燃放各炮。
得炮的礼品有新丁外婆送来的
两根有头有尾的甘蔗,
还有新丁人家准备的芹菜、
葱、蒜、姜、柏叶和一封利是。
△活道姚村春社活动现场。赖家乐 摄
茶果香 共团聚
在这场盛大的民俗庆典里,
茶果是亮眼的主角之一。
在每年农历正月或
二月初五、初八、初十等日子,
村里人就会制作茶果,供亲友相聚品尝。
△陈彦成 摄
酥香可口的煎堆、甜而不腻的油角、
口感细腻的糕点等茶果
就会在这段时间出锅。
很多亲朋好友远道而来,
共聚一张桌,就好“这一口”,
甜入心扉、其乐融融。
△炸煎堆、炸云吞。梁达超 摄
据《高要文史》记载,
高要茶果节源于唐末,
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相传,当年许多中原人迁徙到高要西南片宋隆河流域生活。人们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家平安,在每年春节前后的日子,分别举行一次“行村”或叫“行社”活动。
△白土镇横岗村茶果节。以上2图 陈彦成 摄
推杯换盏间,
村民们互相分享
一年来的丰收与喜悦,
共同祈求新一年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
“高要春社”活动
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
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地方风情,
也成为肇庆展示文化底蕴的窗口。
温馨提示:“高要春社”活动期间,主人家将免费招待八方来客。但各镇各村的时间和风俗各不相同,请提前与主人家打招呼,才能更自在地享受美食和浓浓的节庆氛围!
这个周末,
来高要体验开耕节的热闹吧!
<以下是河台镇各村活动时间表,
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来 源:南方+(记者 卢舒曼) 高要发布 多彩肇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