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紫韵沃土·绿美兴宁”2025年兴宁市“紫云英(绿肥)+”系列活动在大坪镇潭坑村启动。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广紫云英绿肥种植,提升全市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助力兴宁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花为媒,推动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乡村旅游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紫云英(绿肥)+”发展之路,助力兴宁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满目的绿色田地里,紫色的小花点缀其间,蜜蜂停驻在花朵上,尽情地吸食花蜜。
陈建军 摄
陈建军 摄
紫云英不仅是田间地头的一抹绚丽色彩,更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它作为优质绿肥,能有效固氮,增加土壤肥力,让土地更加肥沃。同时,它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保水保肥,减少水土流失,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此外,紫云英还是蜜蜂等昆虫的丰富蜜源,是牛肉等畜牧的食料。
陈建军 摄
陈建军 摄
“紫云英的固氮能力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团粒结构,增强保水性和透气性,为后续水稻增产提供保障,有‘绿色黄金’的美誉。”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新辉介绍:“这对于提升丝苗米等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此外,发展“紫云英(绿肥)+”模式,将农文旅深度融合,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机遇。
陈建军 摄
陈建军 摄
目前,紫云英正处于开花盛花期,兴宁市在新陂镇、叶塘镇、大坪镇潭坑村等地均种有紫云英,长势旺盛,预计亩产均在3000斤以上。
据悉,系列活动将持续到本月15日,以“紫韵沃土·绿美兴宁”为主题,策划了环保科普、亲子互动、主题摄影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现紫云英的价值,吸引公众参与。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钟思婷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马吉池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