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非遗传承!南海中医药产业玩出新高度

作者 肖莎莎 2025-07-11 15:51

当人工智能遇上古老艾灸,当武术绝技融入中医推拿,南海中医药产业正迸发创新活力。

7月11日,佛山市南海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项目集中推介会上,智慧中医创新平台、三头热敏灸机器人、佛山非遗项目“功夫推拿”、艾康片制剂开发等四大项目签约,为南海“易健康365”服务体系注入强劲动能,标志着南海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迈上新台阶。

同时,这些项目的签约也是南海以需求侧改革推动大健康产业升级,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加速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三灸头热敏灸机器人合作项目签约。

三灸头热敏灸机器人合作项目签约。

四大项目深化产学研用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领域正迎来数字化变革的关键机遇。当天,南海区携手北京理工亘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以及南海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打造智慧中医创新平台项目。

智慧中医创新平台合作项目签约。

智慧中医创新平台合作项目签约。

该项目旨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及“西学中”人才培养,融合中医药理论、名医经验与临床试验以优化新药研发与院内制剂转化流程,并推动中医药服务标准化,让优质资源更好惠及社区、家庭和企业,构建了“政府主导、医院提质、企业增效、技术赋能”的创新合作模式。

同时,佛山市南海区创新中医药研究院与佛山需要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聚焦热敏灸技术的智能化应用。双方将联合研发热敏灸智能设备,推动这项创新灸法走向智能化、标准化,加速构建热敏灸全产业链,提升“1+N+X”服务体系的科技含量。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田宁介绍,由其参与研发的三灸头艾灸机器人将以更轻便更精准的效能让医疗机构更高效地开展热敏灸服务,推动热敏灸进社区进家庭。

佛山非遗项目“功夫推拿”合作项目签约。

佛山非遗项目“功夫推拿”合作项目签约。

会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与蔡李佛·佛山鸿胜堂、安华恒泰(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佛山非遗项目“功夫推拿”和艾康片制剂开发项目。其中,功夫推拿这一独特技艺将武术功底与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深度结合,双方将在传统经络推拿、跌打康复理论实践及中药制剂应用方面进行研发与推广,弘扬优秀民间中医诊疗技术。而艾康片源自国家级名老中医丛法滋的临床验方,在肿瘤辅助治疗和调节免疫功能方面具有潜力,为后续研发转化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产权保障。

艾康片医疗机构制剂开发合作项目签约。

艾康片医疗机构制剂开发合作项目签约。

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资源下沉

南海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承载区。近年来,南海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易健康365”服务体系为引领,构建中西医协同的优质中医药服务体系,以“政、产、学、研、医”五维联动为抓手,推动中医药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融合,依托创新中医药研究院等平台,推动粤港澳中药制剂联合实验室、AI+中医、热敏灸全产业链等项目建设。

“我们以需求侧改革推动大健康产业升级,进一步深化健康事业和产业的产学研用融合,签约项目都是这方面努力的成果。”南海区副区长孔小燕表示,南海区将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优秀企业合作,开发、运用、推广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新模型,加速“人用经验”向“临床证据”的科学转化,为中医药临床价值提供坚实支撑。同时,探索打造“中医+科技”服务新模式,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社区、惠及家庭、服务企业。

参会领导参观三灸头热敏灸机器人效果。

参会领导参观三灸头热敏灸机器人效果。

数据显示,2024年,南海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达366亿元,聚焦“南方五谷”打造了六大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中药产业产值约占全省30%,全市70%,获评“中国口腔器械智造之都”;医药健康领域有效发明专利近800件,工程技术创新平台42个,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团队64个,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接下来,南海区将坚持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总布局,始终把满足人民多元化、综合健康需求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健康养护中的配合作用。相信通过多方的努力,南海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采写:南方+记者 肖莎莎

通讯员 杨晨 戴红芳

图片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提供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