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而美”法案为何争议这么大?

南方评论 2025-07-03 07:28

文 | 丁建庭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不过,这一法案还不能马上实施。因为参议院对该法案有较大修改,修订后的法案又返回给众议院,需要得到众议院的再次通过,才能提交给美国总统签字并成为法律。

“大而美”法案为何争议这么大?其影响会不会从美国国内蔓延到国际?

00:17

(美参议院51比50通过“大而美”法案,马斯克宣称将建立“美国党”)

美参议院51比50通过“大而美”法案,马斯克宣称将建立“美国党”

(一)

“大而美”法案确实够“大”,单文本就940页,现场宣读了16小时,辩论了20小时。

这部法案实际上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他推出的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的简称,涉及其选举承诺的大部分政策,带有浓厚的特朗普色彩,主要包括四项核心内容。

一是大幅减免个人税收。该法案是对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减税政策的延续和升级,不仅将2017年减税法案针对个人税收减免的条款永久化,还提升对于儿童税收抵免、65岁以上老年人、服务业的减税力度,推出加班费和小费免税,建立针对儿童的专用储蓄账户。

二是削减政府补贴补助。该法案计划削减超过6000亿美元的医疗补助和超过2600亿美元的食品援助支出,大幅提升获取医疗和食品补助的门槛,同时减少新能源补贴。

三是增加移民美国成本。该法案对移民的侨汇征收5%的“过路费”,对寻求庇护者征收1000美元申请费,每半年对无证移民的工卡收费500美元,同时计划花千亿美元,用于建设综合边境屏障系统、扩大移民拘留设施网络、增派执法人员和边境巡逻人员等。

四是激励企业扩产投资。该法案将提升企业所得税的减免额度,允许企业对美国境内新建或购置的合格生产财产进行一次性扣除,降低制造业企业投资、扩产成本。

据测算,“大而美”法案将在未来10年内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被特朗普鼓吹为“也许是历史上最伟大和最重要的法案”,但很多人并不买账。

6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出席记者会。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6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出席记者会。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二)

“大而美”法案在推进过程中阻碍重重、毁誉参半,法案之“美”引发广泛争议。

从当前内容和目标看,“大而美”法案几乎很难同时满足共和党财政鹰派、共和党温和派和民主党中间派。这背后至少暴露三重矛盾,法案仍将面临艰难挑战。

党派之间矛盾——

在参议院审议过程中,民主党和共和党矛盾凸显。民主党人动用各种手段,尽力拖延法案在参议院通过表决。法案最终依靠担任参议院议长的共和党籍副总统万斯在“平票”情况下投出的“打破僵局”一票,才惊险过关。同时,共和党内部也并非团结一致,有3位共和党参议员临阵“倒戈”,投票反对最终法案,还有不少人敢怒不敢言。

利益群体矛盾——

一方面,法案增加国防预算、提高债务上限,削减电动汽车优惠关税以及医保方面的投入,这会使民众在医疗方面的保障减少,引发民众与特朗普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法案取消新能源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加征使用费,动了马斯克等新能源产业从业者的“蛋糕”,反映了油气资源开发等传统产业与新能源产业之间的利益争夺。

社会阶层矛盾——

该法案被指具有“劫贫济富”的特点,年收入超百万家庭税后收入将增加,而底层家庭收入增长缓慢,至少1370万人将失去医疗保险,抵押贷款利息也会增加,这将削弱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加剧贫富差距,引发社会阶层对立情绪,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2025年6月24日,人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休闲。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

2025年6月24日,人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休闲。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

(三)

“大而美”法案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于特朗普来说,“大而美”法案与对等关税、驱逐非法移民、削减政府职能等都是其施政重点。这些政策重商主义色彩浓厚,并且极大降低了美国的开放度和包容度。

该法案将深刻调整美国的利益格局。特朗普试图通过财税杠杆重新分配利益,结果可能是继续推动和强化美国已存在的地域和阶层对立,“两个美国”的鸿沟将继续拉大。有分析认为,贫富差距加大考验美国社会凝聚力,城乡此消彼长伴随新的资源错配风险,代际受益失衡恐引发年轻一代的不满。

该法案将重塑美国政府的角色定位。在特朗普和共和党眼中,医疗、粮食、教育等民生领域并非政府主要职责,政府也没有照顾弱势群体的责任。与之相对,法案在削减福利的同时增加数百亿美元军工开支,显著增强政府对军事安全领域的投入力度,让美国政府与军工利益集团的捆绑更为牢固。

该法案将外溢影响到美国对外关系。比如,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向美国企业征收“不公平外国税”的国家实施报复性税收,税率从5%逐年递增至20%,这可能引发美欧之间的贸易战升级,欧盟等可能会对美国实施对等反制,破坏全球贸易秩序。更多国家也会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和竞争策略,一边对美信任瓦解,一边更加注重自身利益保护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减少对美依赖。

这是1月18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这是1月18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综合来看,“大而美”法案的不受欢迎程度,可能超乎特朗普的想象。围绕法案的争议还将继续下去,影响也将更加凸显。

编辑 卓佩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