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亮点,回顾十五运会闭幕式!
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在深圳宝安欢乐剧场举行。这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把闭幕式搬到海滨实景舞台上举行。当晚,以海天为幕,以城市为景,一场文化艺术展演呈现在大家眼前。
小南为大家总结了十个亮点,一同重温这场“星辰大海”里的收官典礼!
一、纸张舞台破水而出
379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出现在海面上,远处的城市天际线与舞台融合,呈现出以海天为幕,以城市为景,全民参与,全城共赴,共谱大湾区携手发展盛景。舞台上方的吊屏显示星星点点的萤火虫,漫天星辰闪烁,幻化出一只栩栩如生的深圳市市鸟黑脸琵鹭,缓缓接近纸面舞台,衔起舞台的一角,烂漫、梦幻,既展现岭南生活的安宁美好,也寓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新华社发
二、水上水下融合演绎《巅峰时刻》
水舞台,水深最高可到8米,花游运动员在原有的地面舞台进行花游表演,而另外一帮塔沟武校的演员,进入升降舞台,进行“划龙舟”表演,展现体育的阳刚之气和搏浪进击的激情勇气。激浪飞花,水舞台的特点淋漓尽致展现。
三、气势如虹!六名顶流运动员献唱
会歌演唱环节,苏炳添、马龙、潘展乐、王霜、王柳懿、王芊懿,6名运动员手拉手,领衔演唱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点燃全场气氛!
四、运动员“大家庭”入场!
舞台侧面驶来三辆外形酷炫的新能源汽车,载着广东运动员代表王欣瑜、香港运动员代表李思颖和澳门运动员代表郭建恒来到舞台中央。
运动员入场打破分批入场的传统,不同省份的运动员自由“组队”,手牵着手一起走向舞台,松弛感、温馨感拉满,组成了一个和谐的“运动员大家庭”,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运动员代表团再次同时入场,与开幕式的动人一幕相呼应。
“五彩石”童声合唱团带来了一首粤语儿歌《一枝竹仔》,演唱结束后,孩子们为运动员们亲手制作了蛋糕,快门声响起,一张舞台上全体人员的全家福被投影在舞台上方的吊屏上,“家”在此刻被具象化了。
五、机器人一起做广播体操
闭幕式开始的运动员入场环节,是经过改编的广播体操,其中有4名特殊的“人”就是“机器人参与”,和现场的演员们一起整齐划一地完成广播体操,彰显科技特色,彰显运动本质。
六、开幕式的鳌鱼游到了深圳
一条巨大的鳌鱼从海上游来,正是开幕式那条惊艳全场的鳌鱼,这头岭南文化中的吉兽从广州游到了深圳,深圳广电集团技术团队利用AIGC技术制作了创意短片,为闭幕式的文艺展演——“星辰大海”拉开序幕。

视频截图
七、集装箱内有玄机
《科创向未来》节目中,象征着深圳经济特区开放、外贸特色的红色集装箱出现在舞台左侧,它是一个被改造的舞台空间,成为一个透明的科技实验室,知名舞蹈演员殷硕在集装箱内与一个机器人、一条机器狗共舞,展现传统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新华社发
八、顶级舞者共舞与机械臂、具身机器人智能底座矩阵共舞
机械臂、智能底座机器人矩阵,与两位顶级舞者共舞。纸张舞台上,数十个无人机械臂实现无人化程控舞蹈,舞者与科创产品在海天之间共同起舞,通过高新科技场景的艺术化表演展现科技发展与生态人文共融的时代风貌。
九、十五把大提琴浪漫演绎圣火熄灭
平整的舞台中央升起十五根高低错落的柱子,分别坐着1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顶级大提琴手。低沉的琴声响起,15根柱子缓缓落下,全场的灯光也逐渐暗淡,只剩下观众席上观众举起的手机灯光,星星点点照亮舞台。当最后一根柱子落下,最后一个音符响起,舞台背后楼宇灯光全部熄灭,广州主火炬塔顶端的圣火缓缓熄灭,只留下不舍之情在大提琴的余韵中绵延。
十、告别也是邀约!《欢迎常到湾区来》
“家园”的概念一直贯穿正常表演始终,流行歌手孙楠领衔,与歌手龚爽,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芙嘉、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王传越共同唱响一首新创作歌曲《欢迎常到湾区来》,展现“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主题,展演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落下帷幕,既是依依惜别,又是一场盛会结下的深厚情谊。

新华社发
采写:南方+记者 许仪 王悦
摄影:南方+记者 姚志豪 朱洪波(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