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一时”不如“做在前”,西樵着眼长效构建韧性城市

作者 陈梦 2025-08-14 12:17

应急处置升级为长效管治,强化激励打造“一呼百应”,多元主体造就全域动员——在南海西樵,因基孔肯雅热防控而推进的爱国卫生大行动下,这些是不少干部和群众的新观感、新体会。

在此背后,面对突如其来的“防蚊战”,西樵镇党委迅速调整工作思路,把应急处置工作作为考验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一线“战场”,从治理体系、精细管理、社会动员入手,锻造西樵尖兵“能扛事”更“能成事”的韧性。

锻造机制优势

让长效管治“无死角”

应急处置工作是对队伍战斗力的体现,更是对日常工作成效的一次大检阅。连日来,西樵先后集中开展禽畜养殖规范化整治行动、内河涌船只积水清理行动,上金瓯社区创新推出“三色卡”分类防控模式,民乐社区镇村社合力一晚攻坚整治124间闲置屋……

在此次应急处置工作中,西樵充分发挥片区大党委工作机制优势,通过分片推进,制定整片督导、人员调动、治理盲区统一摸排集中整治等举措。其中,镇领导担任第一书记督导片区内村居工作进度、片区内挂钩部门和村居人员动态调动支援薄弱村居、治理盲区的统一摸排统一治理。

镇领导担任第一书记,督导推进片区内村居防控工作。

镇领导担任第一书记,督导推进片区内村居防控工作。

“村界插花地”卫生黑点、楼栋天台、闲置房屋,是西樵此次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一大难点。以樵乐社区、民乐社区为例,就此,翰林片区大党委迅速动员片区成员5个村居共同整治,召集超200人次来自片区内各村(社区)、区镇机关部门、社会志愿团体等多方力量,用2个半天,攻坚樵乐、民乐两个社区“插花地”的卫生黑点。

接下来,片区大党委工作机制还将持续发挥联建合作的长效机制,以及各成员社区之间相互补位、取长补短的良好作风,重点摸排片区内社区间管理“插花地”卫生死角,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无死角”,同时以片区为单位,统筹“无闲旺地”开发。

推进管理提升

强化综合响应能力

把整治成果向长效治理转化,需要从精细化管理上持续提升和完善。近日,西樵多个农村社区在各个经济社召开代表会议,部分经济社表决通过《关于全村响应参与灭蚊防控工作的表决书》,利用集体资金每户奖励100元购买防疫物资,或探索将房前屋后、公共卫生环境维护与村民分红挂钩。

被付诸落实的多项行动,是基层党组织对于长效治理的有力举措。再如,针对城市社区人员管理压力大、流动性强等特点,西樵紧抓此次防控工作契机,迅速调动起小区楼长、物业公司、红色业委会等力量,通过细化住宅小区卫生公约100%全落实、制定《关于做好西樵镇物业管理区域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发挥红色业委会引领示范作用,发动居民群众落实“七天七招”防护措施,将突发事件的应对转变成长效治理的有效途径。

借此契机,西樵还推动全镇“三级党建网格”划分再细化、更科学,共划分开超1200个网格,通过镇村社组建“三人组”责任到人。该网格也将就地转化为党员户联系的网格图,并将“红黑榜”督导工作机制延伸到村居,结合党员积分管理,进一步动员起村社干部、党员先锋力量,形成“一呼百应”的综合响应能力。

多元主体参与

社会动员体系再优化

8月3日,西樵镇向全镇超9000名党员同志发出回村参加一场爱国卫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号召;次日,西樵镇迅速组织发动镇内超100人次流动党员开展出租屋卫生治理大行动;充分利用镇内党群服务中心、暖“新”驿站设置防蚊服务点,动员起新业态新就业行业开展自查自纠……

“自己家园自己建”在防控工作中得到了有效体现。

“自己家园自己建”在防控工作中得到了有效体现。

在西樵,“自己家园自己建”意识在本次防控工作中得到了最大化体现。据悉,《西樵镇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个人防护宣传举措》发布以来,多部门联动织密个人防护网,总工会动员全镇企业、职工共同参与防控工作,发动各级工会组织优先使用工会经费,采购灭蚊防蚊物资,发放给全体职工(含劳务派遣、外包人员);团委组织100余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由村居团委副书记带头针对村居独居老人入户宣讲和清积水、清垃圾;妇联加强对困境妇儿群体关爱,落实生活困难孤儿、低保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防蚊措施,积极募集资源为有困境妇儿提供蚊帐或纱窗。

西樵有效动员全镇企业、职工共同参与防控。

西樵有效动员全镇企业、职工共同参与防控。

相关负责人表示,成熟的社会动员体系是西樵治理“韧性”的体现。接下来,西樵将继续紧抓党群活动载体的建设和优化,深挖“红色星期六”党群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区百家宴”“乡村龙舟赛”等文化活动,提升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真正实现“政府群众一起干”的良好局面。

撰文:陈梦 林嘉美

西樵镇供图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