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日前在社交媒体公布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签证(高才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7月31日,首批共13,678名高才的逗留期限已届满,续签申请率约为54%,特区政府认为属理想并符合预期。
在已处理的申请当中,获批率约94%,申请不获批准的原因大多数为资料不完整,以及申请人未能应香港入境处要求补交所需文件。
续签高才质素高、收入可观
孙玉菡表示,续签的高才质素相当高,主要集中从事商业及贸易(23%)、金融服务业(19%)以及创新科技领域(17%),为香港的关键产业注入新力军。高才的加入不但提升行业竞争力,更促进知识转移与创新发展。
获批续签的高才亦为香港带来具体经济效益,他们普遍有可观及具竞争力的收入水平。他们的月薪中位数约为40,000港元,约四分之一月薪达80,000港元,有约一成达120,000港元或以上,最高的1%更达300,000港元或以上,反映高才在市场甚具竞争力。这些高才的消费力及税收贡献,更为香港经济注入实质动力。
逾半(53%)获批续签的高才年龄为40岁或以下,正值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具备长远发展潜力。近一半的续签高才有为其配偶及/或18岁以下未婚受养子女申请受养人签证,平均每位申请人携同约1.7名子女来港,为香港注入年轻人口,有助优化人口结构。这些家庭的融入亦促进社会多元发展,为教育、消费及社区建设带来正面影响,提升香港作为宜居宜业城市的吸引力。
高才通以人才为本
孙玉菡表示,高才通推出之初,特区政府已清楚表明高才通并非以工作为本,而是以人才为本,让人才先来港探索机会。若人才认为环境良好、合适,便会选择留下来,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他又指,英国有类似计划让于当地毕业的海外学生留在英国工作,该计划申请续签率约46%,香港的高才通续签率稍胜。
孙玉菡又提到,香港正面对人口老化,每年踏入65岁的人口约12万,踏入22岁的人口约六万,每年净损失的劳动人口约六万。如特区政府不采取任何措施,劳动人口会进一步缩减,故需针对性地引进可以帮助香港发展的人才。
特区政府两方向引进人才
特区政府采取两个方向引进人才,一是以有工作为本,即人才获聘后才可来港,是以往专才计划一直沿用的方向。
另一方面,特区政府也希望让一些人才来港探索,该些人才或许不是来港从事一份现成工作,而是基于其自身能力和强大人际网络,创造新工种或开创全新公司。孙玉菡表示,过去两年,高才通当中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香港有利。
综合特区政府新闻网、劳工及福利局社交媒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