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出揭惠高速麒麟出入口,一排新建成的精美照壁瞬间映入眼帘。中间照壁是潮汕传统风格的嵌瓷麒麟,传达着潮汕民俗“麒麟到此”的美好祝愿;两侧照壁则是当地月屿英歌的人物形象,头戴草帽是其最大特色;照壁右方,刻着“麒麟镇”三个大字的铭石屹立在路口……这些洋溢着浓浓乡土气息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路标”,无不让刚刚到达普宁市麒麟镇的访客感觉十分新奇,更让返乡的游子倍感亲切。
家乡是游子永远的牵挂,乡亲企业家群体是推动本乡本土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普宁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揭阳市委“1135”工作思路,高位实施“普商回归、普商升级、新商招引”工程,把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实招,动员在外普商关注、支持、投身家乡建设。麒麟镇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引导内外乡亲企业家发挥资源优势,投身家乡“百千万工程”建设,有力打造“镇村精准对接、乡亲靶向发力”的实践样板。
整合“普商”力量 赋能民生基建
麒麟镇位于揭阳市普宁市东北部,与汕头市潮阳区相邻,揭惠高速与237省道在镇区交会,交通优势显著。麒麟镇是纯农地区,共有1个社区与19个行政村。在过去,由于这些纯农乡村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大量民众“洗脚上田”,外出发展,经营商业,开办企业。外出企业家们虽然身居异地,但心系桑梓,时时刻刻记挂着家乡的发展。
为了让全体民众都参与到“百千万工程”中,共享“百千万工程”的成果,麒麟镇党委、镇政府以乡情为纽带,广泛凝聚社会力量,以“政府指导、乡亲参与”的方式,破解镇村风貌建设提升项目的资金难题。南陇村乡村振兴项目正是当地的最新实践成果。
“我们积极深化与广州、深圳、珠海普宁商会的联系,多渠道收集‘普商’信息,动态建立麒麟乡亲企业家信息库,优选乡亲资源条件优越、潜力突出的南陇村,指导推动该村主动搭建平台、谋划项目。”麒麟镇党委书记何庆龙说。
据介绍,2024年以来,南陇村先后争取乡亲捐资70万元用于河道清污、堤围加固,解决村民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发动乡亲企业家捐资550万元进行乡道柏油路改造、浮山片巷道硬底化、南老片文化广场重建。一系列民生项目的落实让南陇村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百千万工程”的成果,外出乡亲企业家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更坚定了他们配合镇村,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的信心与决心。
走进南陇村,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南陇溪上,2座拱桥与1座景观桥正在建设中;祠堂边,狭窄小路与停车场正在拓宽,以解决每年祭祖交通拥堵问题;浮山老寨旁,挖掘机正在为一条崭新的公路挖地基……
“今年,我村结合群众急难愁盼需求,主动梳理乡村道路水利、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基建需求清单,与内外乡亲加强沟通,推动‘普商’参与助力民生基建项目。” 麒麟镇副镇长、南陇村党委书记陈洁裕表示,近期,南陇村外出乡亲企业家踊跃捐资近2000万元,以建设南陇村“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项目,项目共包含村道拓宽硬化、溪流两岸石篱化及新建桥梁、新建公园等36个小项目,已经于4月启动建设,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在镇村的谋划下,村民与外出乡亲企业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推进各项公益事业与民生项目,南陇村也旧貌换新颜。” 南陇村理事会会长蔡勤杰说。
依托自身优势 推动产业振兴
加快振兴乡村,不仅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整体风貌,更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麒麟镇位于普宁与潮阳交界处,面向粤东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带。与喧嚣的城市与工厂不同,依山傍水的麒麟镇呈现出一幅田园诗般的恬适画面。麒麟镇辖区内有近4万亩山地、林地,近2万亩耕地,有练江二级支流麒麟溪与多个水库。好山好水为当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供了基础,孕育了甜油柑、径峰芒果、韭菜花、西洋菜等麒麟特色果蔬,广受消费者欢迎。
“麒麟镇必须结合自身禀赋,因地制宜,找好自己的定位,寻求差异化发展。” 何庆龙说,“我们希望把麒麟镇打造成纺织服装产业带的‘后花园’。”
麒麟镇不仅有绿水青山,还蕴藏着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依托辖区内闲置山地、潮汕传统民居和地热温泉资源等优势,麒麟镇大力实施“普商回归”工程,发动乡亲企业家返村投资建设,助力打造温泉康养特色小镇。自2024年以来,南陇村已与浮山温泉民宿、冷链物流、仓储中心3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总投资约8500万元,建成后将有效带动村民就业、促进村民增收,推动构建“捐资造血+产业活血”可持续发展格局。
文/图:南方+记者 林捷勇
通讯员:罗凯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