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汇卡因三项业务违规被罚近千万!牌照续展仍“悬而未果”

湾财社 2025-04-30 15:04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最新发布的行政处罚消息显示,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广东汇卡”)因3项业务违规被处以警告,罚没合计948万元,其法定代表人杨某亦被罚款。

这是广东汇卡近年来因合规问题收到的第二张“双罚”大额罚单。此外,该机构还曾因协助洗钱,卷入一宗高达43亿元的跨境赌博洗钱案件。

2025年以来,支付行业面临监管趋严和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毕马威研究报告指出,支付机构需在客户身份识别、资金来源核查、可疑交易监测等方面投入更多合规资源,同时提升应对新型洗钱手段的技防能力。

广东汇卡再收“双罚”罚单,曾涉43亿洗钱案

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对广东汇卡再次开出“双罚”罚单。

具体来看,广东汇卡此次处罚涉及以下3项违法行为: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机构管理规定、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根据处罚决定,该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312.82万元,并处罚款635万元,合计罚没947.82万元。与此同时,时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某因对“未保存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负有责任,被单独罚款5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广东汇卡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6600万元,曾是中国银联认证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之一。2013年,该公司首次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为银行卡收单,业务覆盖广东省内。

2023年1月,该公司进行新一次牌照续展时,因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所规定的情形,人民银行决定中止对广东汇卡《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申请的审查,该公司牌照续展至今未有新消息传出。

与此同时,本次被罚也并非广东汇卡收到的首张罚单。早在2023年12月,广东汇卡已因类似的违规行为收到超2000万的天价罚单。

彼时,该公司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两项违法行为,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30.59万元,并处罚款1852.96万元,合计罚没金额为2183.56万元。公司总裁杨某被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

除被罚外,广东汇卡还曾卷入涉案金额高达43亿元的赌博洗钱案。

据宜昌市公安局官网公众号“平安宜昌”通报,“沐融”“helloepay”“迈虎”三个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供境外人员操纵,为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通道,为跨境赌博团伙“洗钱”逾43亿元。期间,时任广东汇卡副总裁的刘某某向控制“沐融”第四方支付平台的张某某提供3687个商户号,与“helloepay”和尹某某控制的“迈虎”第四方支付平台对接,帮助境外违法人员收付非法资金43.14亿元,最终广东汇卡及相关管理人员被判非法经营罪。

反洗钱”相关违规行为仍为合规重灾区

广东汇卡在业务开展中暴露出的多项违规行为均指向其在合规管理上存在“漏洞”。从本次广东汇卡被罚原因来看,“未按要求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等违法事实与“反洗钱”息息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反洗钱制度,并确保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的严格管理。一般来说,这一项的缺失体现出支付机构未能有效防范非法资金的流动,为非法资金的隐匿和流转提供了便利。

此外,《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也有明确规定:支付机构应设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规架构, 并明确管理层的合规责任,确保业务与合规并行。显然,广东汇卡及该司管理层并未落实上述规定。

2025年以来,支付机构面临的监管压力不断加大。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8日,支付机构已累计收到近30张罚单,从罚单类型和金额上看,多为“双罚”形式,且单张罚单金额较大。

其中,千万级罚单有两张,包括: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术有限公司因未落实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要求、支付接口管理不规范等8项违法行为,被罚没合计约1199.24万元;广州市汇聚支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等行为,被罚没合计约1061.78万元。

从违规事实来看,反洗钱领域始终为全金融行业的监管重点。企查查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各类机构的反洗钱个人处罚罚单共计214张,罚款金额总计696.72万元,平均罚款金额3.26万元(按单笔罚单计)。

若按机构比较,农商行支付机构股份制银行(含全国性股份制和地方及区域性股份制),三类机构在2025年1-4月涉及反洗钱的个人处罚金额总计均达百万元以上,支付机构排名第二。其中:农商行个人处罚金额总计217.02万元、支付机构个人处罚金额达199.99万元、股份制银行,个人处罚金额达122.36万元。

按被罚职务来看,剔除两张未披露具体职务的罚单,余下212张罚单均披露了人员职务,被罚金额共计694.62万元。其中:“部门负责人”相关职务处罚金额最高,总计424.17万元;“高管”处罚金额总计137.39万元;“董事会成员”处罚金额总计69.15万元。

据了解,新修订的《反洗钱法》一方面扩展义务主体范围,对反洗钱义务的规定进行了细化;另一方面,综合加大处罚力度,注重义务责任匹配、强化尽职免责。

毕马威在对反洗钱趋势的观察中指出,新《反洗钱法》不但加强了非银支付机构的反洗钱责任,明确了客户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的要求,强化与其相关要求和管理机制的对接,对未按规定报告受益所有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惩处,还显著加大了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罚款上限提高,并将处罚范围扩展至董事、监事、高管等责任人,注重义务责任匹配强化,尽职免责。

至于《反洗钱法》对支付机构业务影响,毕马威分析称,集团及机构反洗钱管理体系将优化升级,由集团统筹安排反洗钱工作,将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满足新的合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客户身份识别、了解交易目的和资金来源等。其次,支付机构需加强洗钱风险防控,不但需要提升洗钱风险管理能力,也要求其在面对新型洗钱手段时能够及时优化策略。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 实习生 何蕴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