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不断加码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市场。作为政策的“主角”,许多家电品牌再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聚焦大湾区消费市场上的32个主流家电品牌,南方日报南方产业智库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品牌研究所共同打造家电消费品牌湾区价值首榜。
榜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级指标的结构。其中,一级指标分为“对外维度”和“对内维度”两大类别。在二级指标中,“品牌影响力”“市场表现”“消费者互动与活力”三大要素属于“对外维度”,“创新与发展”“本土化能力”“企业责任”三大要素属于“对内维度”。
家电消费品牌湾区价值首榜显示,纳入观察的品牌总得分分布从81分到62分,近五成纳入观察品牌在70分以下,海尔、美的、格力、卡萨帝、方太、海信、TCL、创维、康佳、华帝、COLMO、格兰仕、科沃斯居综合得分前十(康佳、华帝、COLMO、格兰仕并列),前十中最高分为81分,最低分为73分。
指标评价发现,家电消费品牌价值表现差异较大,整体水平相较于食品饮料、日化美妆等领域并无明显优势,在消费品换新政策东风下,品牌价值“焕新”潜力挖掘可期。
市场表现差异大
换新政策下还得真能“焕新”
在“品牌影响力”指标(满分25)上,纳入考察的家电消费品牌整体平均得分为17.63分,在“市场表现”指标(满分20)上,纳入考察的家电消费品牌整体平均得分为14.34分,但得分分布分散,从12分到18分,呈现出较大差距,市场表现差异较大。
美的、卡萨帝、方太、海信的得分分别为18、17、17、17,云米、东菱的得分均为12分。近六成企业的得分在13分到14分,低于平均得分,其中不乏格力、老板等知名品牌。
2024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家电市场受到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显著影响。以清洁电器为例,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清洁电器销售额100亿元,同比增长32.3%,销量784万台,同比增长18.2%。清洁电器市场有如此高的增长,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对象范围扩大密不可分。
今年,国家层面从2024年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产品,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至12大类家电产品。各地政府也在增加补贴品类以刺激消费,仅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家电今年以旧换新产品补贴范围新增蒸烤机、烹饪机、电火锅、电压力锅、空气炸锅、电水壶、茶吧机、智能健身设备、个人护理、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器、垃圾处理器、除螨仪、吸尘器、家用消费机器人、显示器、电风扇、电吹风等17类家电品类。
这预示着,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利好下,该行业的整体市场表现存在显著推动力,不过,仅靠政策推动,也无法支撑起真正卓越而长远的市场表现。消费品牌湾区价值行业首榜研究团队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人口的高度聚集与年轻化特征,显著提升了区域内的市场消费力和需求潜力,但该市场中品牌门店越开越多,线上电商也激烈布局。消费者选择更为多样,品牌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
“消费者在消费上更加审慎和有目的性,会优先考虑那些能提升富足感和幸福感的商品。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创新性、高品质且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品牌和产品。”消费品牌湾区价值行业首榜研究团队带头人、华南理工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段淳林教授表示。
在这种形势下,品牌能否借力消费品换新政策真正“焕新”,才是决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表现的本质因素。
“要通过技术创新改善产品结构,突破中高端市场。”对此,TCL创始人李东生认为。“在卷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执行力、行动力,不要在地板上卷,要捅破天花板。”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交流时说道。
“国内消费电子市场的确是一个高压、高强度竞争的赛道,‘卷’已经成为常态,消费者对‘质价比’的敏感也远超其他市场。但我们始终相信,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价格战,而是技术力和产品体验。”冠旭电子董事长、Cleer品牌创始人吴海全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消费者互动指标表现良好
渠道变革进程不断加速
“大家好,今天来迪拜出差,走访下市场......”“大家劳动节快乐!今天我们来到美的泰国空调工厂,今年它将冲击600万产能......”这段时间,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美的集团副总裁张小懿在其个人微信视频号里成为了冲在一线的探营体验官。
先有周云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意外走红,连月来,美的集团高管团队中的张小懿、王建国、赵磊等人,则成为了该企业“老总出道”计划的代表,今年以来,家电圈高管更为积极地出现在镜头前。“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和消费者进行比较好的沟通与交流。”周云杰这样说。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此前报道《这个春天,家电圈为何突然“流量焦虑”?》曾分析发现,在小米、华为的冲击竞争下,传统家电品牌也不断谋求与消费者沟通渠道的变革。这种趋势也展现在消费品牌湾区价值行业首榜研究中。
家电消费品牌湾区价值调研显示,在“消费者互动与活力”(满分20)指标上,品牌的平均得分为15.22分,在消费者互动和活力方面的表现良好,得分分布相对均衡,大部分品牌在此方面的得分集中在14至17分之间,27%的企业得分在16分,24%的企业得分在14分。
其中,美的、小熊电器、海信、COLMO、格兰仕得分较高,分别为18、18、17、17、17,而博世、松下、东菱则都为13分。
家电品牌与消费者沟通渠道在发生什么变革?其实从街头的门店就可以窥见。近日,苏宁易购发布粤海战略,官宣加速实现从“买家电到苏宁易购”向“定制家庭场景到苏宁易购”的升级。Suning Max超级体验店、SuningPro超级旗舰店将在未来与消费者见面,其聚焦核心商圈,打造融合全屋家电、家装局改与科技新品首发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在这样的互动变革里,场景化展示、智能化交互、一站式购物服务彻底取代原来简单的单品买卖。
与此同时,随着高管开通个人账户,在线上冲在一线,消费者也有更多渠道与品牌的决策团队进行直接交流和沟通。
场景取代产品、生态取代行业。例如,不能让消费者觉得是卖空调的、卖家电的门店,而要让消费者感受到这是卖健康生活解决方案的体验店,所以,备受热议的“董明珠健康家”在全国将逐渐取代原有的格力电器门店。
超三分之一企业得分低
“创新与发展”需要攻坚克难
家电消费品牌在“创新与发展”指标(满分20)上的平均得分为13.44分,低于大湾区消费品牌全榜的平均得分14.87分。这些品牌的得分区间在12分到16分之间,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得分为该行业最低得分12分。这一分数反映了该行业品牌在创新和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透露出较大的提升空间。
家电消费品牌湾区价值行业首榜研究团队发现,少数家电行业科技龙头在研发投入上力度巨大,但并非所有品牌都能达到同样的研发投入水平,对于中小型企业或垂直领域品牌,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可能导致其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不足,从而影响其创新发展。此外,一些品牌可能侧重于市场营销而非产品和技术的深度创新,造成其创新表现不如行业领军企业。
上市企业年报数据佐证了这样的研究发现。年报显示,截至4月29日19时,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的上市公司达22家,其中,涉及建筑行业有8家,汽车行业4家,通信行业4家,家用电器行业2家。相比之下,对于部分家电企业,如老板电器、苏泊尔、小熊电器、新宝股份,其2024年研发投入仅为数亿元级别,研发费用占比都在5%以下。这四家企业所关联的品牌——老板、苏泊尔、小熊、东菱、摩飞在“创新与发展”指标上的得分分别为12、12、12、12、13。
对于TCL、美的、COLMO、海尔、卡萨帝、格力、西门子这样为大家所熟知的家电科技品牌,它们在“创新与发展”指标上的得分分别为16、14、15、15、15、15、16,段淳林表示,对于一些大品牌而言,他们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可能在产品多样性、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表现较为平稳。所以,即使对于行业龙头品牌,仅凭技术创新或单一的产品创新难以形成全面的竞争优势,仍需要更广泛地覆盖如品牌文化、用户体验、跨界融合等多个层面。
编者按:5月10日是中国品牌日,提振消费背景下,大湾区市场充分展现中国消费品牌的活力与韧性。聚焦消费复苏中行业消费品牌在大湾区市场的品牌力量,南方日报南方产业智库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品牌研究所一线调研,共同推出中国品牌日特别策划,重磅发布消费品牌湾区价值行业首榜,敬请关注!
采写:南方+记者 姚翀
海报:吴颖岚
统筹:姚翀 谭唯
策划:陈韩晖 赵兵辉
学术支持:华南理工大学品牌研究所 段淳林 曹亚昕 陈睿璇 吴中寰 李梓瑜 林雨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