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游佛山,沉浸式体验新玩法

作者 刘明 2025-05-19 13:07

这几天,佛山正以一场史无前例的文旅共振,重新定义城市文化表达。

5月17日,借着“5·18国际博物馆日”与“5·19中国旅游日”两大节日,佛山首次巧妙将“双节”联动策划,不仅热闹办足4天,还启动覆盖五区的196项文旅活动,构建起一场“文物+文旅+科技+青春”的四维嘉年华。

正如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觅浔在启动仪式上所说,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旅游日的主题分别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和“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两者共同指向一个目标——以文化赋能城市,以旅游连接世界。

“双节”同庆之下,佛山以在地文化为基底,以跨界融合、技术创新为引擎,重新定义了博物馆与旅游的公共价值。

5月17日,佛山市“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5月17日,佛山市“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新组合:重构文旅想象

在这场为期4天的联动策划中,有不少跨界组合让人耳目一新:

“运动+露营+音乐会”的户外矩阵,“文物+文旅+婚庆”的场景叠加,乃至非遗美食与足球文化的碰撞,都彰显出文旅产业作为“超级接口”的包容性。

活动期间,集体婚礼与非遗展演同台呈现,呷醋文化与户外露营跨界组合,还有青年歌手大赛、日落音乐会等新潮活动相继登场……一众新玩法让市民游客直呼过瘾。

5月17日当天,三水区西江“非遗一桌菜”与《环两江先行区非遗美食地图》的发布,以及为腊鸭扎、禾秆冚珍珠、鸡煲蟹等疍家非遗美食发放官方认证,更将味觉记忆转化为文化认同的媒介。

当天重磅发布的,还有《“四山两江”文旅景点游玩图》《佛山市“四山两江”文旅体活动图》——前者串联起佛山的山水美景、特色景点,让市民朋友可以依图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文旅路线;后者汇聚了丰富多样的文旅体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为沉浸式的文旅体验。

两张地图的发布,标志佛山文旅资源整合进入系统化阶段。这两张文化地理图谱以生态廊道为经、历史文脉为纬,将西樵山、南丹山等自然禀赋与陶瓷古窑、百年火车站等人文地标编织成有机网络。

西江、北江在三水穿城而过,并在思贤滘形成千年“几”字湾。17日当天,三水“几字湾”IP一经亮相,就引起广泛关注。它通过挖掘西江、北江两江交汇的独特水文特征,串联海关大楼、广三铁路、百年邮局、百年足球等离散的历史碎片,形成新的文化集群。

三水“几字湾”文旅产业集聚区正漂亮起笔。

三水“几字湾”文旅产业集聚区正漂亮起笔。

这些跨界组合的创新实践,使静态的地理、人文坐标转化为动态的文旅体验流,更在向外界证明,文旅产业的边界不在于资源禀赋,而在于连接方式的想象力。

新技术:更新互动体验

除了跨界融合,全新的互动体验是今年“双节”系列活动的另一亮点。

当文物碰上AI技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佛山市博物馆结合时下最火热的AI技术,推出全新玩法——“AI穿越者·文物幻变计划”。

“活动报名推文一出,30个名额‘秒没’。”佛山市博物馆教育推广部主任刘燕芳介绍,这一活动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在AI领域专家王爱国教授的指导下,儿童使用AI工具对馆藏文物进行科幻化再创作,例如亲手给千年文物穿上赛博皮肤,用黑科技解锁汉代陶俑的隐藏表情包,或者让石湾陶猫化身电子宠物。

这种技术叙事手段,既保留文物内核又赋予科幻表达,比传统展览更能提升青少年参与度。

更深层来看,其创新本质不在于技术炫技,而在于对文化根脉的创造性转化——正如AI重构的文物幻象,最终指向的仍是文明传承的永恒命题。

近年来,佛山坚持以“博物馆之城”建设为抓手,推动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打造了“国有馆为引领、行业馆为特色、非遗馆为亮点、村史馆为根基”的博物馆体系,全市备案博物馆数量突破100家,居全省前列。

而类似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也在佛山多家博物馆上演。

例如,南海区博物馆举行“杯盏穿梭机:从歪流壶到创意瓶”活动,让参与者结合《多彩酒俗 醉美生活——贵州少数民族酒俗展》中的酒具纹饰,现场绘制跨时代的创意酒瓶;禅城区博物馆举行香云纱雅集活动,大家身着香云纱华服,现场品味茶香四溢,聆听古琴悠扬,沉浸在古典美学之中……

这些互动体验不仅保留文物核心内涵,更通过Z世代的想象力激活历史,形成“过去—现在—未来”的对话闭环。

今年的活动期间,“沉浸式体验”也出现在了更多领域。正如佛山市旅游协会会长叶汉彬所说,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重中之重就是不断优化市民和游客的互动感和体验感。

启动仪式现场还设置六大主题展区,让大家沉浸式体验非遗。刘明 摄

启动仪式现场还设置六大主题展区,让大家沉浸式体验非遗。刘明 摄

5月17日当天,启动仪式现场还设置六大主题展区,包括婚庆、户外运动、宠物、佛山好品、非遗、文创等,为广大市民游客推广“乐游佛山”的沉浸式旅行方式。

新模式:创新社会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期间,祖庙、梁园、三水森林公园、三水荷花世界等多个景区一连三天半价、免费开放,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涌入。

还有同步推出的《海丝陶都 汇通四海----佛山南海古窑调查发掘成果集粹》,和《河山故人——1938-1945佛山抗战岁月》展,形成“轻体验+深阅读”的多层次供给体系,体现文旅惠民从流量导向转向价值传递的深层变革。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佛山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塑造出行通济、佛山秋色、佛山“西甲”、佛山F3龙超等文旅品牌,提升西樵山、顺峰山、皂幕山、南丹山以及西北两江沿线旅游景区知名度,培育出一批文旅消费新场景和夜间经济集聚区,擦亮了“世界美食之都”“世界功夫之城”等金字招牌,释放出潜力无限的文化魅力和旅游活力。

当前,佛山正在实施文旅“串珠成链”工程,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

即日起至6月2日,佛山以“听见青春 逐浪佛山”为主题,共推出196项文旅活动,覆盖佛山五区,涵盖乐游、赛事、文化、演艺四大板块,以超丰富文旅体活动和超多重体验惊喜,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推进佛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场文旅嘉年华,通过科技嫁接传统、空间重构体验、制度保障普惠,为大湾区文旅融合提供了“传统IP现代表达”的佛山方案。

据佛山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佛山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以 “四山两江” 文旅精品区建设为引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同时积极探索“文旅+”模式,促进文旅与多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让佛山文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撰文:刘明

主办方供图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