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个教师节,为中山市迪茵公学(小学部)优秀教师点赞

作者 杨慧荣 2025-09-10 11:55

师生之间的情谊,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清澈如水,又深沉如海;它静默如山,又似春风吹拂的草原。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为彰显中山市迪茵公学办学特色和教育风采,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南方+中山频道推出中山市迪茵公学优秀教师风采展示系列活动,邀请广大家长、师生校友,一起为这些优秀教师点赞喝彩!

中山市迪茵公学(小学部)优秀教师,你最想为谁点赞?(可多选) 1.陈冉冉 小学语文教师 2.封双杰 小学语文教师 3.龚卫 小学数学教师 4.雷雪琴 小学语文教师 5.刘强 小学科学教师 6.蒲珍珍 小学舞蹈教师 7.肖楚 小学英语教师 8.植才庆 小学数学教师 9.周敏 小学语文教师 10.周秋艳 小学美术教师 提交

1.陈冉冉 小学语文教师

教育理念:教育者。非为己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陈冉冉。

陈冉冉。

个人简介:

工作二十五年,陈冉冉执教过多版语文教材,在对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的研究中,发掘语文学习的核心,坚持从儿童视角设计教学,打造灵动而高效的语文课堂。先后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省市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部赴澳优秀指导教师。教学课例获省级、国家级奖项。

在陈冉冉看来,灵性的语文遇见各种各样的学生,双向奔赴的选择有成千上万种组合方式。太多的机会,太多的变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每一种组合都是基于学生的内驱力。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本能,所有的遇见才会变得美好。

言传身教,细水长流,教师的自我修养就是保持和学生一样的学习热情,和学生一起去面对挑战。终身学习变成适者生存的自觉行为,唯如此,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2.封双杰 小学语文教师

育人理念:学无止境 教亦无疆 教学相长 互为光亮。

封双杰。

封双杰。

个人简介:

在教育岗位上,封双杰始终以“四爱五心”为育人标尺,将“育有趣灵魂,办温暖教育”的办学理念化作浸润年级管理的实际行动——从课堂细节的打磨到学生成长的关怀,每一处都彰显着教育者的赤诚与担当。

深耕教学一线,他对语文教学有着独到的探索与坚守。摒弃刻板的讲授模式,他擅长挖掘生活与课本的联结,用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表达搭建起知识与兴趣的桥梁,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可感可触。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探寻语文之美的参与者,于深入浅出的讲解中,自然而然地领略文字背后的文化底蕴与情感温度。

更难得的是,他的教育目光从未局限于当下的学业成绩。在关注学生课堂表现、知识掌握的同时,他始终以长远的视角陪伴成长——倾听孩子的心声,洞察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树立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这份“既见当下,更盼未来”的教育远见,让他的教学不仅传递知识,更滋养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底色。

3.龚卫 小学数学教师

育人理念:“让数学扎根生活,让思维自由生长”。

龚卫。

龚卫。

个人简介:

龚卫老师深耕小学数学教学多年,他曾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多次获得镇“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在育人之路上,龚卫老师始终坚信“教育是点燃火焰,而非灌满容器”。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既做知识的传播者,更当成长的引路人。

多年来, 龚卫老师不仅教会学生运算公式,更在点滴相处中传递着严谨、乐观与坚持的品格,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光芒。家长的信任、学生的进步,是履职路上最坚实的动力。未来, 龚卫老师仍将坚守初心,以匠心育桃李,用真情筑梦行。

4.雷雪琴 小学语文教师

教育理念: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老师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老师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雷雪琴。

雷雪琴。

个人简介:

雷雪琴曾获评中山市优秀教师,其教育专著《作文起步花样多》荣获广东省中小学课本建设成果二等奖,中山市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暨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等。

她是“花婆婆”,致力于“要做一件美丽的事”。开展“阅读挑战”活动在班级内掀起了一股“疯狂读书热”,每学期她班上的孩子平均读书10本,最高纪录为一个学期读完60本。她说:童书是最美丽的种子,终将会开出美丽的花。

她是“点灯人”,扛着梯子要“把一盏盏街灯点亮”。《成语接龙》《中华上下五千年》《我的母语课》等众多读物,是她在常规课堂上实现“大语文教学观”的课外补充教材,她认为:母语教育是“根”的工程和“花”的事业。语文,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

她是“研究者”,希望“带着学生玩语文”。单元主题式学习,跨学科融合尝试,综合性学习体验,趣味写作体验……她期待:构建“学习共同体”,营造“润泽的教室”,引发“静悄悄的革命”。

她以文学为壤、以母语为灯,在孩童心间播撒渴望光的种子。正如泰戈尔所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而她,正是那位唤醒生命、点亮心光的人——让课堂充满呼吸,让孩子走向辽阔。

5.刘强 小学科学教师

教学理念:把课堂变乐园,让实验带惊喜,用互动让科学鲜活可触。

刘强。

刘强。

个人简介:

2025年获得中山市中小学车辆模型锦标赛优秀辅导教师;中山市市级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科学STEM教育探索与实践》立项。指导学生获得粤港澳信息科技大赛一等奖、广东省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一等奖、广东省中山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山市小小科学家展评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中山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数百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市镇级科创比赛收获佳绩。

作为科学老师,他常常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实验教具,精心地准备丰富有趣的实验课,在课堂上把抽象的科学概念直观有趣地展示给学生们。平日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有问号了,都会来到刘老师的办公室,平易近人的他像大哥哥一样悉心地指引孩子们探索这些问号,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快乐,让孩子们都能拥有一把通向未来科技世界大门的钥匙。

6.蒲珍珍 小学舞蹈教师

教育理念:以爱心因材施教,以耐心静待花开,尊重个体差异,赋能多元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闪耀自己独特的光芒。

蒲珍珍。

蒲珍珍。

个人简介:

深耕舞蹈教育多年,蒲珍珍老师多个作品获得省、市大奖。她始终以热爱为基、以专业为翼。她坚信每个孩子都藏着独特的舞蹈天赋,教学中不仅用心挖掘学生潜力、点燃对艺术的热爱,更致力于搭建优质舞蹈学习平台,让更多孩子能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在她看来,教育的美好不仅在于原创作品斩获的诸多奖项,更在于看到学生从怯生生的初学者,成长为自信起舞的小舞者;不仅在于校本教材为教学提供的坚实支撑,更在于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家长的认可。未来,她仍将带着这份对舞蹈教育的赤诚,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传递艺术之美,助力学生在舞蹈之路上稳步前行。

7.肖楚  小学英语教师

教育理念:语言是桥,而教育,是让这桥的尽头,永远亮着好奇与勇敢的光。

肖楚。

肖楚。

个人简介:

肖楚是中山市迪茵公学小学部英语科组长,梁艺娟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三角镇英语教研组中心成员、迪茵公学肖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荣获中山市优秀班主任、区级优秀教师;中山市“气象小主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英语口语能力人工智能分级测评优秀指导教师。

教育最美的样子,是陪一颗种子,慢慢成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她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奋斗了16年,始终不忘初心,陪着孩子们打开心扉,拥抱和探索世界。她是孩子们成长的引路人:用游戏点燃孩子们开口说英语的勇气,用故事传递善意与好奇,让孩子们在蹦蹦跳跳说英语时,悄悄长出探索世界的翅膀。

8.植才庆  小学数学教师

教育理念:认真只是做对,用心才能做好。以“用心”为舟,载学生驶向思维的星辰大海。

植才庆。

植才庆。

个人简介:

植才庆是中山市优秀教师,他曾参加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获一等奖,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在教育路上,他始终相信:“认真只是做对,用心才能做好。”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公式传递与题海战术,而是师生共赴的思维之旅,是用真心点燃热爱的生命互动。

“认真”是教育的底线,是必须做对的“基本功”。作为年级主任和一线教师,他深知基础扎实的重要性。作为镇教研组核心成员,他积极参与并引领教研,将前沿教学理念与本校学情结合,聚焦核心素养,共同打磨每节课,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

在教学实践中,他深刻理解“向40分钟要效率”,课堂追求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环节紧凑,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获、跟得上。“用心”是教育的上限,决定了能把事情做得多“好”。他努力让数学超越学科本身,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和人格的载体。

9.周敏 小学语文教师

教育理念:温润为基,启智为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尊重与引导中绽放光芒。

周敏。

周敏。

个人简介:

周敏是中山市优秀教师。工作以来,她参加中山市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中山市教师论文征集评选、中山市互动课堂课例评选多次荣获一、二等奖。科研成果获中山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近年来,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文章共计10余篇。

从教路上,周敏始终坚信“亲其师,信其道”,愿俯身为友,倾听学生心声,用温暖消解距离,以耐心守护成长。课堂上不搞“一刀切”,依据学生特质设计教学,让知识传递更具温度与灵气。周敏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非单纯灌输知识。真正的教育,是点燃火种,让每个生命自主发光。

10.周秋艳 小学美术教师

教育理念: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绿地,他们会让它春色满园。

周秋艳。

周秋艳。

个人简介:

周秋艳曾荣获“民办学校人才引进优秀教师”称号。近几年,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镇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获奖近百人次。

她执教多年,指尖常沾满颜料,眼中藏着无数孩子们的斑斓世界。她从不急于教“完美技法”,而是蹲下身倾听孩子们讲画里的故事,为他们独特的创意鼓掌。她看着曾经拘谨的孩童敢用画笔表达自我,看着他们从画中学会观察与热爱生活,便知多年坚守是那么值得——美育不是造画家,是用美点亮一颗颗会感知、敢创造的心。

整理:杨慧荣

编辑 王浩宇 钟商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