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 | 电梯门锁安全回路短接,你身边的隐形炸弹!

佛山市场监管 2025-09-18 10:07

据报道,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管局维保质量抽查小组(检验员+监察员)近日在技术检查中发现某电梯维保公司竟然短接乘客电梯门锁安全回路。

经进一步调查发现:2025年1月12日该电梯因故障报修,维保人员刘某为快速恢复电梯运行,采取短接措施绕开限速器、安全钳等9处安全装置回路,导致电梯在“无保护”状态下运行48小时。该行为符合《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GB 45067-2024)第4.6条b项“乘客与载货电梯门锁安全回路被短接”的重大隐患判定情形。

法律分析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GB 45067-2024)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生效。该标准首次以国家标准形式明确了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清单”。

  • 隐患定义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指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害程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潜在不安全情形。

  • 判定准则

4.1特种设备有下列情形之一仍继续使用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1. 特种设备未取得许可生产、因安全问题国家明令淘汰、已经报废或者达到报废条件。

  2. 特种设备发生过事故,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3. 未按规定进行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

  4. 有4.2~4.10中规定的超过规定参数、使用范围的情形。

4.6电梯有下列情形仍继续使用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1. 定期检验的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2. 乘客与载货电梯门锁安全回路被短接。

  3.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失效。

  4.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紧急停止开关缺失或失效。

  5.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扶手带外缘与任何障碍物之间距离小于400mm时,未按要求装设防护挡板。

门锁短接

可以说是电梯维保中

一个极其危险却屡禁不止的违规动作

直接触碰安全红线

是身边的“隐形炸弹”

今天

我们就来揭开这个

“隐形炸弹”的真面目

01

什么是门锁短接?危险的“桥梁”

电梯并非一个简单的铁箱子,它有一套精密的安全保护系统。电梯门锁装置(包括厅门和轿门锁)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守门员”。每个电梯层门和轿厢门上都装有电气安全触点(门锁开关)。只有当所有门都完全、可靠地关闭并锁紧时,门锁触点才会接通,形成一条完整的“安全回路”。这条回路,就像是电梯的大脑允许运行的“绿色通行证”。

门锁短接,人为地强制接通这条安全回路,让电梯的“大脑”误以为所有门都处于安全关闭锁紧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在安全回路上的关键节点(门锁触点)两端,强行搭了一座“桥”,绕过了门锁的实际状态检测。

02

短接门锁:灾难的启动按钮

拆掉“守门员”,后果有多严重?门锁短接的危害是致命且多方面的:

制造“开门走梯”的死亡陷阱

这是最直接、最可怕的后果。当门锁被短接,电梯控制系统不再依赖门是否真的关好锁紧。想象一下,你在某层等电梯,电梯轿厢还在运行中并未到达,但厅门因外力或人为原因意外打开(比如有人扒门、异物卡阻)。此时,如果有人(尤其是小孩)探头张望或试图进入,而电梯控制系统却因短接“以为”门已锁好,轿厢会正常上下运行——后果就是人被急速移动的轿厢与层门地坎之间无情剪切或挤压,往往导致严重伤亡甚至当场死亡。维修人员短接门锁后自行进入井道,若厅门意外关闭,也可能遭遇同样厄运。

引发“剪切”与“坠落”双重风险

轿厢与层站地面之间的间隙、轿厢与对重之间的空间,在电梯运行时都是危险区域。门锁失效意味着即使在平层位置,门开着轿厢也可能移动,极易夹伤乘客或维修人员的手脚衣物,造成剪切伤害。同时,层门敞开形成的井道开口,等同于一个无防护的深坑,人员或物品意外坠入井道底部,后果不堪设想。

破坏电梯多重安全屏障

门锁回路是电梯安全链中的关键一环。短接行为粗暴地切断了系统对最基本安全条件(门关好)的监控,使其他潜在的安全保护措施(如超速保护、极限开关等)可能在危险初期无法有效介入或联动失效。

纵容违规作业,埋下长期隐患

部分维保人员为节省时间或图省事,在调试、检修或救援时习惯性短接门锁。这种偷懒的“捷径”一旦养成,不仅极大增加了作业本身的风险,而且麻痹了安全意识。同时,短接操作本身也可能因操作不当(如未及时拆除、短接点错误)直接引发故障甚至事故。维修后遗留在控制柜内的短接线,也可能成为日后意外触发的“定时炸弹”。

03

血的教训:短接门锁事故触目惊心

现实中,因门锁短接导致的惨剧时有发生,教训极其深刻。

某次事故中,维修人员在机房短接了门锁回路进行调试,未按规定悬挂警示牌和设置防护。此时,一名乘客在一楼厅门外等待电梯,厅门因轻微故障未能锁紧,乘客稍用力即扒开厅门向内探头张望。此时,被短接蒙蔽的电梯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轿厢突然向下运行,乘客瞬间被剪切致死。调查确认,短接门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另一案例是今年我省某市“5.2”电梯事故,维修工在轿顶短接门锁后进入井道作业,厅门意外关闭,电梯响应召唤指令启动向下运行,维修人员被活活夹死。这些用生命敲响的警钟,无不在控诉着门锁短接这一违规操作的极度危险性。

04

杜绝短接:安全系于每个人

面对如此巨大的风险

如何防范?

对维保人员:铁律不可违!

严禁!严禁!严禁! 任何情况下,除非是极其特殊且符合安全规范的操作(如特定救援,且必须遵循严格程序并有专人监护),否则绝对禁止短接门锁回路。

遵守安全规程: 严格执行检修操作程序。进入轿顶、底坑或井道作业前,必须打检修、断电、挂牌上锁,并确保层门有效关闭锁紧(或设置可靠防护),绝不能依赖短接门锁。

提升专业素养与责任心: 理解短接的极端危险性,杜绝侥幸心理和偷懒行为。安全就是生命线!

对物业和管理者:监管不可缺!

选择正规维保单位并加强对维保作业的现场监督。维保作业时,物业公司安全员应监督其规范操作,特别注意是否有违规短接行为。

对乘客:意识是关键!

文明乘梯,不扒门、不倚门: 耐心等待电梯停稳开门,观察电梯是否已完全平层。如发现电梯门异常开启、无法关闭、运行异响等,立即停止搭乘并向物业或相关部门报告。

05

结语:安全无捷径,生命不可逆

电梯门锁短接,这条看似方便快捷的“小径”,实则是一条通往深渊的不归路。它绕过的是技术屏障,摧毁的是生命防线。每一次违规短接,都是在玩火,都是在将无辜的生命置于死神镰刀之下。维护电梯安全,需要维保人员的绝对自律、物业管理的严格监督和每位乘客的文明参与。

请牢记:在电梯安全面前,绝无“捷径”可走!珍爱生命,远离短接,让每一扇电梯门都牢牢守住我们的平安。 共同守护,方能乘梯无忧。

来源:广东特种设备安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