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人大:监督助力未成年人保护,筑牢健康成长防护网

广东人大发布 2025-09-05 13:39

“成立茂名地区首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实现全市20个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100%配备、留守儿童信息统一登记在册……”自2022年起,信宜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列为监督重点,通过执法检查、督促整改和深化调研等多种方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年“接力”,构筑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四年来,信宜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实施监督工作。

2022年首次开展执法检查,深入6个镇(街道)及教育、民政等部门,梳理出8方面23条问题建议,形成执法检查报告提请审议并交相关部门办理落实。2023年开展执法检查整改情况“回头看”,将上年建议细化为具体整改清单,同时针对新问题提出7方面30条深化建议。2024年聚焦校园欺凌等社会关切问题,深入镇域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专项调研,针对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2025年深入7个镇(街道)的未保站、社工站、中小学校、幼儿园、村(居)委会及未成年人救助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旅游景区、体育公园等重点场所,全面检查法律实施情况,围绕校园安全教育、性教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查找短板弱项、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执法检查组实地查阅台账资料 通讯员刘秋华 供图

执法检查组实地查阅台账资料 通讯员刘秋华 供图

村儿童主任全覆盖,信宜市未成年人保护见成效

保护未成年人就是守护城市的未来。如今,信宜全市20个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面挂牌运行、村(社区)儿童主任实现全覆盖;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数据库,全面落实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查询制度;多部门联动开展专项整治,有效治理了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校园周边售烟及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问题;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长期活跃在村(社区)一线,“粤伴童行心愿计划”等公益项目惠及众多儿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困境儿童、残疾儿童提供兜底帮扶;司法领域构建起“司法办案+社工介入+心理疏导”三位一体帮教体系;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模拟法庭等形式帮助孩子学习自我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现困境儿童求助事项“一窗办理”;家长夜校帮助监护缺失的父母提升亲子沟通能力……

“从纸上条文到身边守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仅规范了各方责任,更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明确指引。”一位家长的感受道出了他的变化。在人大监督推动下,茂名地区首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信宜落地,信宜市检察院还创新推出首部家庭教育普法动漫《监护有责 检爱同行》,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覆盖率大幅提升。

据了解,8月7日,信宜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48次会议召开。会上,执法检查组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如“机构组织基础不够完善,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关爱保护工作存在短板,主体责任落实有待加强”等,并提出“明确协调主体”“加强普法宣传”“深化家校社协同”等系统性建议,为下一阶段整改工作提供了法治指引。

南方+见习记者 吴静涵 记者 姚瑶

通讯员 刘秋华

编辑 高凯欣
校对 叶剑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