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策划的2025年“我在非遗馆过暑假”系列活动圆满收官。这场从7月持续至8月底的非遗盛宴,让非遗馆显得格外热闹。
2025年“我在非遗馆过暑假”系列活动以“活力非遗,快乐暑假”为主题,邀请古琴艺术(岭南派)、咏春拳、陆丰皮影戏、佛山彩灯、潮州工夫茶艺等非遗项目,组织开展了10场精彩纷呈的非遗体验活动,吸引近900名中小学生及其家庭走进非遗馆,在动手体验中感受岭南非遗的深厚底蕴与活态魅力,让非遗传承绽放出新鲜的生机与活力。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图片直播,现场记录了三千多张同学们和家长朋友参与体验的生动场景图片,浏览量超4.5万人次,为这个暑假留下了难忘的非遗记忆。
2025年“我在非遗馆过暑假”系列活动围绕“活力非遗,快乐暑假”主题,通过“传承人手把手教学+沉浸式体验+创意DIY”的多元方式,寓教于乐地将非遗保护传承融入青少年暑期生活。许多家长反馈,孩子通过亲身体验,从“好奇”走向“热爱”,甚至主动查阅非遗资料、分享体验成果,真正成为非遗的“小传承人”“小传播者”。
“今天的参与者体验者,也许就是明天的传承人。”当青少年能亲手弹出古琴曲、打出咏春拳、剪出岭南景,非遗便从抽象的“文化符号”变成了可感知、可热爱、可传承的“生活部分”。当非遗的种子在青春心田生根发芽,传统非遗的活态传承便能生生不息、焕发新彩。
主办方表示,未来,省非遗馆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持续探索多元化、深体验的非遗传播模式。让更多的市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深刻感受广东非遗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也让广东非遗积极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南方+记者 杨逸
通讯员 朱英豪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余佩 张会玲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