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海豚湾变身“滨海会客厅”!湛江经开区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

作者 林日清 2025-10-29 15:26

秋日湛江,海风裹挟着烟火气,在广州湾大道的尽头酝酿着一场浪漫的相遇。10月21日夜,璀璨灯带勾勒出心形海豚的轮廓,与海湾大桥的霓虹交相辉映;45辆统一设计的餐车前人头攒动,柠檬茶与炸鸡的香气在海风中弥漫;孩童在波浪形的步道上追逐嬉戏,情侣于精致的打卡点前定格甜蜜瞬间……

夜幕降临,海豚湾灯火通明。南方+记者 吴东俊 摄

夜幕降临,海豚湾灯火通明。南方+记者 吴东俊 摄

今年国庆期间,湛江经开区这片曾被遗忘的“断头路”化身为“海豚湾活力街区”焕新亮相,一夜之间成为热门的滨海休闲客厅与网红打卡地,引爆全城热情。这场惊艳的华丽转身,背后是湛江经开区从“管理城市”到公益性“经营城市”的治理理念深刻变革。它不仅是环境的升级,更是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的生动实践,讲述着一段关于浪漫、民生与智慧的崭新故事。

更新:“断头路”改造为活力街区

海豚湾坐落于广州湾大道现行建设终点,其天然形成的半岛轮廓与雄伟的海湾大桥遥相呼应,从空中俯瞰,恰似一支射向大海的“丘比特之箭”,被市民亲切地称为“情侣码头”。然而,因规划限制与长期封闭管理,这里长期闲置,公共空间价值与浪漫潜力未能释放,随之而来的乱摆卖、乱停放等问题,也影响了周边环境。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努力整治这一带的秩序,但由于流动摊贩众多,问题始终未能根治。”经开区城综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相关负责人坦言,不少无牌无证经营的流动小贩携带刀具、煤气罐等物品,不仅影响环境卫生,更潜藏着安全隐患。

转机源于城市发展理念的升级。在湛江市委、市政府部署下,经开区启动广州湾大道便民服务驿站升级改造工程,决心将这块约3万平方米的“璞玉”精雕细琢。今年4月,工程正式动工,改造范围达30250.1平方米,涵盖灯光提升、文化经营布置、种植改造及地面铺装等,规划建设15间商铺与45个小餐车摊位。

“断头路”变身滨海浪漫圣地,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散步。杨川 摄

“断头路”变身滨海浪漫圣地,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散步。杨川 摄

设计者巧妙地将海洋文化元素融入每个细节。波浪形的蜿蜒步道、扬帆起航状的钢结构建筑、点缀其间的心形海豚雕塑与璀璨灯带……所有设计语言,共同诉说着关于大海与爱情的浪漫叙事。

“这个项目是经开区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旨在满足市民对滨海空间‘文化体验、商业服务、生态休闲’日益增长的需求。”湛江经开区代建项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豚湾活力街区是经开区践行“百千万工程”、推动城建振兴的生动成果。

未来,这里的浪漫主题还将持续深化。项目运营方计划利用临海舞台与先进投影设备,提供个性化求婚、表白策划服务,并积极探索引入高端西餐厅、婚恋机构等,致力于打造集婚纱摄影、婚礼举办、浪漫旅行于一体的“爱情圣地”。

“这是打造滨海风貌提升示范带的第一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展望,“接下来,我们将以海豚湾为样板,逐步优化广州湾大道、海滨大道的整体风貌,将其连通为靓丽的滨海景观长廊和半程马拉松赛道,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与品位。”

设计者巧妙地将海洋文化元素融入每个细节。杨川 摄

设计者巧妙地将海洋文化元素融入每个细节。杨川 摄

嬗变:让“流动小贩”规范就业

海豚湾的升级,除了优化硬件,更要妥善处置周边大量无牌无证经营的流动小贩。经开区创新通过国企主导的公益化运营,统一设计45辆小餐车,由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多名安保与清洁人员每天在现场维护场地洁净。

环境升级带来的不仅是街景的焕新,也让众多流动小贩告别了“打游击”的谋生方式,成为了规范就业创业的“正规军”。在抖音拥有2.7万粉丝的“网红”卖家嘉嘉,就是这一转变的生动缩影。

45辆统一设计的餐车前人头攒动。杨川 摄

45辆统一设计的餐车前人头攒动。杨川 摄

曾在此做了两年流动柠檬茶摊主的她,对往日的艰辛记忆犹新:“以前无证经营,没有固定摊位,一个女孩子每天搬搬抬抬,日晒雨淋。下雨出不了摊,天晴又要抢位置,心里总是不踏实。”如今,固定的摊位、稳定的电源、近在咫尺的取水点,让她彻底告别了不稳定。完成从“无证流动”到“持证经营”的转身后,嘉嘉将产品从竞争激烈的柠檬茶转向特色汕尾狗毛膏,试营业期间日营业额达九百元。

同样告别“游击战”的,还有“网红冰花茶吧”的莫女士。她曾定制了一辆能开的柠檬茶车,前期投入超过5万元,但经营中的用水是“老大难”。“以前每次出门要带4桶桶装水,生意好时还得跑回家取水两三趟,非常不方便。”如今,统一铺设的水电线路让她丰富菜单,新增冰淇淋等品类。“现在不用担惊受怕,在环境整洁中背靠大海赚钱。”莫女士说。

“二中鸡柳”的丹姐家族三代经营近30年,既有固定店面也在多处摆摊。她坦言,过去作为流动摊贩不仅要抢摊位,老顾客也常找不到他们。“这里环境很好,感觉非常舒服。”国庆期间,她的日营业额约达到2000元。她坚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来这里游玩,生意会更好。     尤为暖心的是,项目方特设了数个“爱心餐车”摊位,以远低于市场标准的优惠租金,精准助力困难家庭就业创业,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转变:从“管理城市”到“经营城市”

摊主们安心创业就业的背后,是一套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小餐车创新实行“一摊二证一码”制度,由街道为合规摊贩办理“广东省食品摊贩登记卡”,使其经营合法化。城管、公安、交警、安保联合巡查,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和规范交通秩序。

摊位附近引入了固定的生活用水管道,确保食品清洗安全,相较以往“一桶水洗所有”是质的飞跃。同时,项目要求烧烤类餐车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备,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叫卖,从源头解决油烟、噪音扰民问题。专职保洁、商户“门前三包”与运营方巡查相结合,确保了环境的长期整洁。

“现在统一管理,既美观又能宣传湛江滨海文化,提升海滨城市形象。”家住海豚湾附近平乐下村的黄先生十分认可这一“民生工程”。一位多次到访的广西游客赞叹:“之前知道这里风景好,但去年来看还有些杂乱。没想到现在变得这么漂亮、有格调,一定要多拍些美照。”

市民在精心设计的打卡点前定格欢乐瞬间。杨川 摄

市民在精心设计的打卡点前定格欢乐瞬间。杨川 摄

“海豚湾的改变,是经开区城市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跃升。”经开区城综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流动摊贩管理消耗大量行政资源却效果有限。如今,我们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与‘平台搭建者’。小餐车投入运营后,乱摆卖、乱停放问题得到了有效抑制。国庆期间游人如织,街区依然整洁有序。”

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湛江经开区主动创造出一个规范、有序的经营空间,将潜在的社会问题转化为提升城市品质的发展机遇。尽管投入巨资改造而租金难以覆盖成本,但这本“账”恰恰体现了“经营城市”的高级思维。

海豚湾经营的,并非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城市的品牌形象、居民的幸福感、游客的口碑与长远的综合效益。一个高颜值的滨海活力街区,能显著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其带来的间接价值,远非项目本身的直接收入所能衡量。

■声音

听海浪咖啡屋店主周先生:

这里规划得特别好,游客拍照背景很美。我之前在外地旅游,就很喜欢那种规范的滨海街区。现在湛江也有了,我第一时间入驻,取名“听海浪”就是看中这里的海景和氛围。相信这里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

韩式炸鸡店主许女士:

我之前在外地开炸鸡店,回湛江后一直在找合适的地方。家就在附近,对这里有感情,所以看到招商立马报名。很多熟客都跟着过来,生意不错。这里风景好、管理规范,绝对是未来的网红打卡点。

经开区城综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相关负责人:

现在我们不再是简单的管理者,而是服务者和平台搭建者。通过盘活闲置土地,为摊贩创造合法经营的家园。工作重心是服务前置,这是从“管理”到“经营”的理念升华。

■记者观察

海豚湾活力街区的“流量密码”

一座城市的温情与远见

走在海豚湾活力街区,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清新的海风与食物的香气,更是一种难得的“井然有序的烟火气”。曾经困扰城市管理的“痛点”,何以在短时间内蝶变为全城热捧的“网红打卡点”?这背后的成功,并非偶然。

它破解了城市治理中“管”与“放”的经典难题。经开区没选择一禁了之,也并未放任不管,而是以“经营城市”的智慧,主动作为,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此举看似投入巨大,但效果显著。它赢得的,是市民的认可、游客的口碑、城市的品质。

它更诠释了“发展为了谁”的命题。亲民的租金、对困难群体的倾斜扶持、精细入微的配套服务……这些细节无不彰显项目的民生底色与发展温度。海豚湾活力街区的实践表明,一座有远见的城市,在提升颜值与气质的同时,也让发展成果更具普惠性和包容性。这条路,走对了,也走宽了。

南方+记者 林日清

通讯员 郑岚岚

编辑 罗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