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体育博物馆再度收获珍贵藏品,44年前珍贵金牌见证辉煌历史
10月29日,广东体育博物馆在副馆举行了第二场藏品移交仪式。多位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及地方文体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一批珍贵体育藏品的正式入藏。

广东体育博物馆在副馆举行了第二场藏品移交仪式。
本次移交仪式涵盖捐赠与借展两种形式,参与单位与个人包括广东省重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中心、肇庆金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广州市体育文化协会、佛山市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等机构,以及傅红、甘霖、周嘉威、汪雪儿等多位优秀运动员代表。
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广东体育博物馆项目负责人、广东省体育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蔡建祥与各方代表依次完成藏品移交与协议签订。

傅红1981年射箭世锦赛的比赛用弓。

傅红捐出1981年射箭世锦赛的个人金牌和团体铜牌。
值得一提的是,老体工金牌运动员傅红女士借展了1981年第3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女子60CM双轮金牌和团体铜牌及比赛用弓,这件跨越四十余年的体育瑰宝,成为广东射箭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
谈起这两枚奖牌,傅红非常有感触:“这两枚奖牌都是中国加入国际射联后正式参加重大比赛获得的,当时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射箭是中国的传统项目,也是小众项目,傅红希望通过这枚44年前珍贵的奖牌,让更多人了解体育背后的故事,能引发更多青少年对射箭项目的喜爱。

周嘉威和汪雪儿师徒带来了自己的奖牌。

汪雪儿的杭州亚运会金牌和比赛服装。

周嘉威的亚运金牌和全运金牌。
周嘉威和汪雪儿师徒二人也带来了自己的奖牌。周嘉威带来了4枚全运会金牌和2枚亚运会金牌,“我希望借助广东体育博物馆把广东体育和广东游泳的辉煌展现给更多市民,希望更多市民可以参加到游泳这个项目中。”今年将第4次征战全运会的汪雪儿也带来了杭州亚运会的金牌和巴黎奥运会的铜牌,以及她参赛使用的泳衣和泳帽,“我希望这些展品给广大市民和热爱体育的人,带来榜样的力量。让一些小朋友,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

跆拳道选手郭清的巴黎奥运会银牌。
本次移交的藏品涵盖奥运奖牌、全运金牌、训练器材、地方特色体育文物等多个类别,从不同维度串联起广东体育的发展脉络,展现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体育文化的深度融合。

多个协会捐出藏品。

肇庆金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捐出多个藏品。
佛山市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捐赠了大量器械,肇庆金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则带来了龙舟模型、贵州村超奖杯和球员签名球衣等珍贵物件。
本次藏品移交不仅是一次实物资料的汇聚,更是广东体育精神谱系的系统构建与公共传承。这些承载着汗水与荣光的实物,将通过在博物馆的常态化展陈与教育推广,转化为激励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生动教材。它们让“拼搏精神”可触可感,让“体育强省”的建设历程有迹可循,也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融合发展、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注入了新的内涵。
广东体育博物馆作为省级体育文化殿堂,正通过持续性的藏品征集与活化利用,搭建起连接历史与当下、体育与公众的桥梁,为讲好广东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贡献着重要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王芳
摄影:南方+记者 姚志豪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