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跨境马拉松跑出湾区融合新速度

作者 梁时禹;苏韵桦;周鑫宇;李强;黄堃媛;张令;赵媛媛;钟志辉 2025-11-15 15:13
00:53

鸣枪起跑!现场直击全运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

“粤车南下”政策正式落地实施7个小时后,粤港澳大湾区又迎来一个重要时刻:11月15日,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比赛正式鸣枪,来自全国各地69名运动员跨越深港两地,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对决。

男子马拉松赛,冠军由宁夏队的何杰摘得,云南队的高鹏获得银牌,安徽队的吴向东获得铜牌;女子马拉松赛,冠军是来自云南队的张德顺,以个人名义参赛的次仁措姆和河南队的路颖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

何杰首登领奖台

张德顺实现卫冕

据悉,本次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比赛全程42.195公里,其中深圳赛段距离约20.345公里,香港赛段距离约21.85公里,起点和终点均设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旁海德三道。

上午7时,36名男子运动员冲出位于深圳湾体育中心旁的起点;半小时后,33名沿沙河西路前行,经深圳湾口岸进入香港,穿过深圳湾公路大桥,在香港元朗区10号干线蓝地段附近折返,再次经过深圳湾公路大桥,返回深圳沙河西路,再向终点冲刺。

当天天气晴朗,在男子比赛中,多名选手多次突出重围交替领跑。起跑后1小时,队伍分成了3个方阵,何杰、高鹏等几名选手处于第一梯队。最后2公里,何杰率先冲了出来,与大部队拉开距离,向终点冲去。最终,他以2小时12分07秒的成绩,夺得冠军。

00:15

宁夏选手何杰率先撞线!

在冲过终点时,何杰激动地哭了,并在现场高声呼喊:“谁说宁夏长不出玫瑰,我就是!”这一刻,他将四年积攒的情绪和压力都释放了出来。

“这枚奖牌,我和宁夏等了38年!”男子马拉松冠军何杰在发布会上称,他曾经拿过很多个冠军,但今天这枚奖牌让他感到最激动最开心,“这是国内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意义非常重大。当我跑上桥的时候,印象很深刻的是,国内基建做得真好!

现场他还放出豪言:“中国的马拉松远不止206(2小时6分成绩),能突破的人或许是我,也或许是其他人,但只要我在,我就会努力前行,我的目标就是冲击205(2小时5分成绩),我说到做到。

女子的比赛更为激烈。在前40公里,路颖和次仁措姆分列一二,领跑第一梯队,她们给了上一届冠军张德顺极大的压力,她紧随其后,不让两人与自己的距离拉得太大。关键时刻,张德顺展现出作为卫冕冠军的底气,她调整呼吸和步频,在最后2公里实现反超,以2小时30分20秒夺得女子比赛的冠军,成功卫冕。

“没有遗憾了。”比赛结束,张德顺如释重负,“比赛之前,我还有点紧张,但真正站上赛道的那一刻,所有的压力都没了,我心里想的只有突破自己,虽然非常累,但很值得。”

谈及赛程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时,张德顺和亚军次仁措姆、季军路颖不约而同地提到,跑到41km处时感觉很有挑战,当时在桥上风很大,体能下降的同时还要面临上坡的压力。

42岁“小将”圆梦全运

大湾区融合故事未完待续

在本次马拉松比赛中,来自香港的男子选手张耀樑引起了南方+记者的注意。

42岁的他,是男子马拉松选手中年龄最大的,经历也是最特别的:2025年才转为全职运动员,第一次代表香港参加全运会。年龄最大,却是一名“小将”,大型体育赛事经验较少。

“全运会是我决定成为全职运动员的其中一个原因。”张耀樑说,能在香港穿上港队战衣参与大型综合运动会,对任何香港运动员来说都是特别的回忆。

而他的经历,也是粤港澳合作承办全运会的真实写照。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赛事,田径马拉松比赛也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

本次比赛跨越粤港两地,参赛人员提前通关,全程两次无障碍进出关。为保障赛事顺畅进行,本次跨境马拉松赛事创新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将查验环节前移至赛事起点处——深圳湾体育中心。

“所有需要在本次马拉松赛中跨境的人员,包括参赛人员、赛事保障人员等,都将在跨境马拉松赛事的起点处所设置的‘前置查验区’提前办理边防检查手续。完成‘前置查验’后,所有跨境人员在赛事中途通过口岸区域时将实现‘无感通关’,无需中途再作停留。”深圳边检总站深圳湾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孙娇娇介绍。

赛前,广东选手陈丽琴还抽空自己做了个视频记录自己“无感通关”的全过程。“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是如何参加横跨两地的马拉松的,其实和其他马拉松比起来没有差别,有了手上的手环,通关很顺畅,可以直接跑过关。”陈丽琴说。

比赛已落幕,大湾区融合的故事还在继续。

采写:南方+记者 梁时禹 黄堃媛 赵媛媛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 张令 钟志辉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统筹:李强 张由琼

编辑 王露纯 周煦钊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