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企业有了“娘家”!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成立

南方日报 南方+  2025-05-28 10:21

五月夏初临,在广东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梅州,满目葱茏。

高“含绿量”蕴藏高“含金量”。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3年12月发布的梅州市森林产品价值核算结果,梅州森林生态产品总价值量为1242.74亿元/年。2024年,梅州实现林产总产值达251亿元,同比增长11.6%。

逐绿而行,向绿图强。为不断涵养“含绿量”,提升“含金量”,梅州林业发展动作频频,过去两年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广东省林业博览会,激发了林业产业发展新气象。乘势而上,今年5月23日,梅州市成立林业产业协会,并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让全市林业企业有了“娘家”。

“协会将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助力梅州林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诚如梅州市林业局局长刘采峰在会上所言,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的成立,为梅州林业产业发展构筑起了新平台,也标志着梅州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新平台 聚势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筹备,协会终于成立了。”5月23日,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梅城举行,通过选举,广东兴源农林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德洲当选会长。

会议还选举产生了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长、监事及协会领导班子。梅州市润源实业有限公司、五华县琴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穗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等19家林业企业成为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很荣幸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成为协会首任会长。当然,我也知道现在所肩负的责任很重大。”作为新当选协会的会长,王德洲坦言虽然担子重,但是他有信心带领林业企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有信心,源自梅州林业产业日益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梅州各级各地林业部门因地制宜鼓励引导发展油茶、南药、竹木等产业,推动本地企业不断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促进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平远县发展梅片树等南药特色产业种植。

平远县发展梅片树等南药特色产业种植。

目前,梅州全市拥有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05家,其中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0家。同时,创建了中药材、林蜂、食用菌模式为主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9个。梅州打造的油茶品牌“六千嵗”“佰佳惠”获评“广东省十大油茶品牌”称号。

王德洲表示,梅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4.68%,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梅州油茶、花卉、林下经济等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值进一步增加,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提高,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企业之间协作不足,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王德洲说,在市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支持下,他和沭阳公司等10家单位发起成立梅州林业产业协会,希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协会成立后,我们将秉持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宗旨,带好企业遵守法规,积极建言献策,整合产业要素资源,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助力梅州林业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王德洲表示。

“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推动行业自律、促进交流合作、服务会员发展的重要使命。”刘采峰表示,林业产业协会的成立也是梅州林业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梅江区西阳镇筀竹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文旅产业。

梅江区西阳镇筀竹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文旅产业。

他对新成立的林业产业协会提出要求,希望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提高梅州市林业产业的整体信誉度和美誉度。也希望协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会员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更希望协会致力推动创新发展,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共同开创梅州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新成效 顺势发力林业产业初具规模

一树青绿,万物荣华。作为森林大市、林业大市,梅州全市林地面积近12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7000多万立方米,居全省之首。

梅江区依托清凉山郊野公园全力发展农文旅生态产业。

梅江区依托清凉山郊野公园全力发展农文旅生态产业。

近年来,梅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向山进军、以林致富,布局发展油茶、竹木、南药等特色产业,以及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碳汇交易等新业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守绿换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林业产业初具规模。

“我们因地制宜扩一产,竞标争先强二产,主动服务促三产,推动了林业产业势能释放新活力。”刘采峰介绍,近年来,梅州出台了《关于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梅州市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油茶、竹木、南药等本土优势产业扶持力度,在资金、项目、金融、技术等方面重点倾斜,全面落实油茶营造林任务。现有种植油茶林面积68.73万亩、竹子面积34万亩、南药面积10余万亩,油茶种植面积居全省前列。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完成培育省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7个。

初夏,走进蕉岭县南磜镇皇佑笔林场、竹海公园,千亩竹海迎风摇曳,绿意澎湃中蕴藏无限发展动能。

蕉岭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四季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毛竹生长。该县共种植竹林面积15万亩,约占梅州市的50%,全县竹产业年产值约2亿元。

近年来,蕉岭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托绿美蕉岭生态建设,大力种植毛竹。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育好用好“一根竹”,将“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新当选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理事会成员企业的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是蕉岭毛竹产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致力探索竹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让一根根绿色毛竹增值生“金”。公司还通过联农带农,拉动相关村形成毛竹林下规模化种植,推动蕉岭县竹一二三产进一步融合。

走进健态实业生产车间,竹子的清香扑面而来。刚从各乡镇运载而来的竹竿,经过机器锯断、剖片、高温碳化、烘干等,制成了长短统一的竹板。而竹屑及边角料则在大型竹炭生产机器“健态一号”的滚滚热浪中,制成了竹炭成品。“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产业市场广阔。如公司生产的竹炭产品供不应求,当前蕉岭县当地的供给量还远达不到我们的需求量。”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兰明说。

同时当选理事会成员企业的五华县琴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其在五华县梅林镇琴口村打造的琴江园油茶生产林示范基地,1万多亩油茶果林通过低改抚育,如今焕发新生机。

农户在采摘油茶果。

农户在采摘油茶果。

近两年来,五华通过实施油茶新造和低改抚育等项目,全面提升油茶产能产值,大力发展现代油茶全产业链,打造五华县茶油品牌,把油茶打造成生态富民产业。截至去年12月,五华县油茶种植面积6.76万亩,年产油茶籽1500吨,实现年产值6500多万元。

以龙头企业的带动,持续激发林业产业发展的新活力新动能,正是林业产业协会成立目的之一。这个新平台的搭建,将为林业产业的登高增添新动力。

新探索 蓄势突围走绿富共赢之路

一路逐绿向美,梅州以积极的探索走出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绿富共赢效应持续释放,但与林业高质量发展还有一定距离。

从数据来看,2024年,梅州林产总产值超过250亿元,同比增长11.6%。结合2023年12月测算的梅州森林生态产品总价值1242.74亿元/年,可以看到梅州绿色生态发展还有很大的潜能待挖掘。

从产业具体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梅州林业龙头企业数量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超百家。但整体产业规模小,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科技创新力也还比较弱,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梅州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梅州林业产业将面临更多挑战。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梅州全市缺少连片集中、辐射带动的区域产出型、加工型、服务型林业产业链,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不强,这些都是梅州林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突破重围?梅州探索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致力搭建林业产业信息共享、合作交流平台,是梅州近年来的重要举措之一。2023年12月,首届广东林业博览会落地梅州,林博会以“绿美广东、绿色富民”为主题,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以高质量为牵引,搭建起大平台,集中展示广东林业产业发展成果,推动全省林业领域交流合作。博览会期间,22个林业项目达成签约,签约金额超过67亿元,涵盖绿棋楠、岗梅药材、山茶籽油、灵芝等林下产业。

农户在采摘灵芝。

农户在采摘灵芝。

2024年12月,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再次落地梅州。这届林博会依然以“绿美广东 绿色富民”为主题,规格和规模更上一层楼,广东、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等7个省(区)400余家林业企业参展,开幕当天共签约63个林业项目,总金额达103亿元,签约成果丰硕,林业交流更加深入。

连续举办两届林博会,搭建起了全省大型林产品展示、交流、交易、合作平台,此举让梅州林业企业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路。

“梅州林业产业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需要大平台,也需要抱团,凝聚更多更大的合力。”刘采峰表示,这也是梅州林业产业协会成立的初衷。

油茶产业是梅州林业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兴宁油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兴宁市名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选举为梅州林业产业协会理事会成员企业,企业负责人刘名远表示,林业产业协会的成立让林业各界深受鼓舞,他对林业产业协会也抱有很高的期待。

“希望协会在整合行业要素资源方面发力,通过技术标准化、产销协同化和品牌高端化,推动产业从分散种植向全链条整合升级。”刘名远表示,就油茶产业而言,他希望在技术标准化方面,协会可以搭建产学研平台,通过整合专业技术人员资源,开展种植技术指导与培训,提升油茶产量与质量。

在产销协同化方面,通过协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龙头企业保底收购解决农户销售难题,实现产销衔接。同时,整合行业要素资源,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激发集群效应,推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展,进一步形成品牌效应,以此提升整个油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品牌高端化方面,单个企业的资源有限,目前加入协会的油茶企业较多。刘名远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接下来应牵头组织协会成立油茶的全市公用品牌,制定油茶产品团体标准,严控生产工艺流程,强化品控能力,将一系列可持续经营的措施转化为油茶品牌溢价能力。

■声音

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会长王德洲:

创新驱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5月23日,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在梅城成立,广东兴源农林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德洲当选会长。作为协会新当选的会长,王德洲表示,这是各位企业家对他的信任,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协会成立后,将在梅州市政府、市林业局等部门的指导下,秉持“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宗旨,发挥资源整合、品牌赋能、技术支撑和政策联动作用,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梅州市林业产业协会的成立,是我们梅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的里程碑。”王德洲表示,接下来他将与协会理事成员们携手,致力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协同,提升行业规范与品牌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强化政策对接与行业话语权等,合力推动梅州林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带好企业遵守法规,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将带领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加快制定行业规范与质量标准,监督产品质量与经营行为,引导会员企业守信经营,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积极建言献策,争取政策支持。一方面及时收集、整理会员企业的发展诉求与意见建议,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的真实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项目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做好政策导向,向企业清晰、高效地传达有关信息,引导产业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三是整合产业要素资源,激发集群发展动能。汇聚资金、技术、人才与市场信息等核心资源,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组织交流活动,共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推动企业在联合研发、采购与营销共同合作。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与市场份额,着力构建“抱团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协会将密切关注国内外林业产业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积极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推动科创新成果在林业产业中的转化与运用,鼓励在良种选育、深加工工艺、生态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利用这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引导会员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面发展。

五是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提升品牌辐射效应。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深度挖掘梅州林业产品的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梅州林业”品牌矩阵,提升产品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让梅州林业产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

文:记者 唐林珍 陈泽铭 马吉池

图:记者 何森垚

编辑 罗蔚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