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云区嘉禾街长红联社,一支由100多名治安联防队员组成的“最小应急单元”队伍,像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这个常住人口达几万人的城中村。
面对楼栋密集、道路狭窄、流动人口多等治理难题,这支队伍通过实战演练、智慧联防和全天候巡防,实现了“隐患早发现、险情快处置、平安无死角”,成为居民身边的“安全卫士”。
实战演练是提升应急能力的关键。嘉禾街长红联社最小应急单元每月都会定期开展高层火灾、电动自行车自燃等城中村高发险情的模拟救援演练。在近期的一次演练中,队员们仅用2分50秒就成功扑灭了模拟火源。
近一年来,应急单元队伍多次快速扑灭火灾,其中电动自行车自燃事故占比较高,他们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安全意识的提升是防范风险的前提。嘉禾街最小应急单元将安全宣传融入日常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防火、交通、治安教育活动50余次,覆盖了学校、商铺及楼栋等各个角落,有效提升居民安全意识。针对校园安全,应急单元队伍还与学校携手合作,设计一系列安全教育小游戏,以沉浸式体验让孩子掌握安全应急技能,并带动家庭参与,共筑安全堤坝。
科技赋能让安全防护更精准高效。嘉禾街最小应急单元通过“综治中心+最小应急单元+智能化”的联动模式,上百支高清摄像头覆盖村内主干道及支路,形成一张“全域可视、动态追踪”的智能监控网,并严格落实“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标准,确保在险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
嘉禾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小应急单元未来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应用,探索AI预警等创新手段,不断提升安全防护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为居民织就一张“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安全网,让“大平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南方+记者 黄楚旋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叶颖诗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