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广东省重点产业项目——恒申新材高性能聚酰胺差异化纤维智能制造项目动工仪式在江门市新会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额约29亿元,计划建设年产8万吨差别化锦纶6长丝生产线、年产2万吨差别化锦纶66长丝生产线,以及配套设施。
据悉,广东恒申美达新材料股份公司始创于1984年,前身是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会美达”)。该公司扎根江门新会40年,一路成长为全国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锦纶6生产企业。2024年6月,更名为广东恒申美达新材料股份公司(下称“恒申新材”)。
此次动工的项目位于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占地面积约221亩,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将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与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建设现代化企业数控中心并配套人工智能装备及智能化立体仓库等先进设施,预计2027年前实现试生产。
“我们计划在五年内,在新会区打造一个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聚酰胺6与聚酰胺66新材料高端应用产业示范园区。”恒申新材公司总经理郭敏表示,将通过该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带动新会石化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江门乃至全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新的力量与智慧。
恒申新材高性能聚酰胺差异化纤维智能制造项目,是近三年江门市引进投资较大、规模较大的制造业项目之一,也是省、市重点项目,将为江门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的落地建设,始终与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帮助解决企业现实困难。
“我们将始终秉承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为恒申新材等广大来江企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做到‘一切为项目服务、一切为项目让路’,推动江门的开工项目早建成、竣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江门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晓毅说。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是产业迭代的源头活水。恒申新材与江门新会双向选择,共同拓展产业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企业与地方对发展命题的回答,也是城市良好营商环境的体现。
近年来,江门一系列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为经济运行夯实了“稳”的基础、累积了“进”的因素、增添了“新”的动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去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现代农业与食品3个产业集群超千亿,新会成为首个千亿GDP强区。
2024年,随着深中通道通车运行、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建成、深江铁路加快建设,江门的区位条件迎来历史性突破提升,发展空间、产业基础、侨务资源等比较优势将叠加释放。
撰文/摄影:黄绍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