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征途启新程,“百千万”里展宏图。在南粤大地一隅——云浮市云安区,正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今年,恰是云安建区10周年,走进这片热土,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从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到城乡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从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全面提升,到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再到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云安区正以一系列创新探索和实效经验,在“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打法。
西江明珠,美丽云安。谭玮 摄
西江明珠,美丽云安。谭玮 摄
动能转换
县域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在云安区的发展蓝图上,县域经济是重中之重。为了实现县域经济的量质齐升,云安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产业发展新旧动能切换。
走进云安区的工业园区,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央地共建”项目中电建绿色建材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个项目的落地,不仅为云安区带来了百亿级的产业投资,更推动了当地绿色建材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总投资超50亿元的华润西江发电厂项目也已投产运营,为云安区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新兴产业的带动下,云安区的县域经济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前三季度,云安区GDP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进出口总额增长103.08%,总税收收入增长5.2%。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云安区在产业发展上的不懈努力和创新探索。
除了新兴产业,云安区还稳住了传统产业的基本盘。通过有序推动水泥产能优化整合,支持硫化工产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云安区的支柱产业正在加速推进“二次创业”。这种“新老结合”的发展模式,为云安区的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外兼修
城乡生活空间提质增颜
在云安区的发展进程中,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打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生活空间,云安区聚焦解决“三件难事”、答好“四道题”,实现了城乡“里子”实、“面子”美的目标。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回收处理是云安区攻坚的“三件难事”。通过创新推行农村公路多项目捆绑成项目包的总承包管理模式,云安区实现了有条件的行政村通双车道完成率达90.9%。同时,以资源化利用方式和镇村共建共管模式治理农村污水,目前农村污水项目中自然村采用资源化利用占比达70%,预计年底治理率可达75.79%,省典型村治理率达100%。此外,云安区还顺利完成了全区各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升级改造工作。
在答好人居环境建设“四道题”方面,云安区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开展全区行政村全覆盖村庄清洁行动“大比拼”,云安区荣获了“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同时,以“国企牵头+民企跟进+群众参与”模式攻坚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今年以来共提升农房2491栋,同比增长125.6%。此外,云安区还补齐了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短板并渐次丰富内涵,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六个一”活动,示范带动群众24万人次参与绿化行动。
共建共享
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在云安区的发展道路上,群众的生活品质始终被放在首位。为了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云安区聚焦“共建共享”,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
在优化公共服务方面,云安区以交通先行为突破口,推进了一批优质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通过危桥改造、农村公路升级改造等措施,云安区上榜了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名单。同时,借力先进的交通路网布局,云安区建成了一批优质学校和医院,如公立鲲鹏学校和省二医云浮医院等,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在社会治理方面,云安区以化解矛盾为关键点完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突出“党建+”示范引领和创新“书记家访”、“五长”带案下访、“五老”调解矛盾等工作方法,云安区实现了“共治共建共享”的目标。连续3年在市平安建设考评中获得优秀等次并荣获平安广东建设“平安鼎”的荣誉充分证明了云安区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效。
新起点,新征程,云安区将继续以奋进者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未来,云安区将继续深化“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力度和创新探索力度,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同时,云安区还将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共同缔造格局的持续完善中,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加广泛的工作合力。
数读
●云安区前三季度GDP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进出口总额增长103.08%、总税收收入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9.7%,有10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云安创新推行农村公路多项目捆绑成项目包的总承包管理模式,有条件的行政村通双车道完成率达90.9%
●云安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六个一”活动,示范带动群众24万人次,种植苗木16.7万余株,打造美丽庭院2995户
●云安区第二届“村BA”活动,线上线下观看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吸引超1.4万人返乡支持比赛,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近2000万元
目前云安区组建1167支互助工作队,带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绿美绿化等活动,累计投工投劳8万多个工日,开展植绿护绿活动1200余场次
案例
金山明珠 文旅高村
在云浮市云安区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金山明珠”——高村镇。这座位于山区丘陵地带的小镇,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旅小镇。高村镇作为2024年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坚持以“头号力度”奋力推进镇域经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高村镇稻田集市中的农民丰收节和金秋音乐节活动。资料图片
高村镇稻田集市中的农民丰收节和金秋音乐节活动。资料图片
花卉产业引领经济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花卉产业成为高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广昆高速高村出口附近,云安区省级花卉苗木产业园内花卉争艳,2023年其产值已近4700万元。通过“百千万工程”的政策扶持,高村镇在用地、人才、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花卉产业大力支持,成功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的华创花卉组培室二期及物流包装车间项目。此外,各村立足自身条件,“一村一策”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如石牛村以“村企共建”模式发展“花卉+蔬菜”种植,进一步盘活了村级集体经济。
人才驿站助力产业升级。在花卉苗木产业园不远处的人才驿站与圩镇客厅,高村镇打造了农产品展销、培训、专家休息等多功能场室。目前,人才驿站已签约进站人才54人,通过专家“传帮带”培育出产业能手30余名、农村实用人才200余名。每周定期的农业培训课堂,为农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农产品展销区前,主播们对高村特色产品进行展销,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农文旅融合打造网红小镇。作为电影《我,就是风!》主角张家城的家乡和重要取景地,高村镇充分利用这一热点,打造影视相关网红打卡点,并精心规划研学旅游路线。通过串联蚕桑研习所、盛世樱桃农业公园、山地越野车基地等景点,结合周边文化景点,高村镇成功延伸了农业与文旅融合的产业链条。
展望未来,高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两园一强镇”的农业产业大园区格局。提档升级美丽镇村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同时,高村镇还将加强人才支持,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将“金山云径”的规划蓝图变为推动高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实景。
撰文:冯焕哲 云安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