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乡村“颜值”,参与规划设计的郁南县5个村入围“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名单”;带工艺美术进校,让乡村学生感受岭南文化魅力;投入大量资金,变乡村闲置学校为精美民宿,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路上,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轻控股集团”)以文化帮扶新模式“唤醒”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广轻控股集团以党建为抓手,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围绕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企业所能,充分发挥集团在产业、项目、平台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构建“文化艺术进乡村,农特产品进湾区”的文化帮扶新模式,以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际成效践行国企担当。
打造特色IP 扮靓乡村“颜值”
每逢入伏时节,云浮市郁南县便民村对面的世界黄皮公园里,一串串金灿灿的无核黄皮长满山头,引无数人竞折“胃”。很少人知道,这座凭借无核黄皮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粤西小村,是由广轻控股集团一手设计、规划的。
便民村早已闻名遐迩,但一直缺乏文化溯源性和游客接待能力。对此,广轻控股集团下属的广州广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为便民村规划了集市、商业街等商业区,并在村子里找到了无核黄皮创始人的故居,将其打造为该村文化象征,让无核黄皮产业有了“根和灵魂”。
在广轻控股集团的精心“扮靓”下,便民村入围了省农业农村厅今年公布的“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名单”。与便民村同时入围的,还有桂圩镇桂圩村、建城镇地心村、宋桂镇宋桂村、宝珠镇庞寨村,这些“高颜值”乡村也出自广轻控股集团的“巧手”。
宝珠镇庞寨村入围今年的“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名单”。
宝珠镇庞寨村入围今年的“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名单”。
近年来,广轻控股集团积极参与“绿美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历史人文风土特色,高标准打造特色“乡村IP”,对乡村进行全方位重塑再造,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已交付郁南县政府10个典型村的设计方案。
这些设计方案以“补齐人居环境短板+特色IP融合发展”为主要思路,打造设计“绿化、美化、活化”的主题IP实景。比如,基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黑叶荔枝,为庞寨村打造果品观赏采摘及农耕体验主题IP;围绕历史悠久的桑蚕竹产业,为宋桂村挖掘出产业类主题IP;依托西江临江步道和大型艺术花海,助力地心村构建艺术类主题IP。
通过特色鲜明的主题IP,配合良好的农村生态形象打造农旅业态运营策略,广轻控股集团迅速“唤醒”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郁南旅游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让新农村既有“整洁外在美”,又有“特色内涵美”,更有“持续发展美”。
广轻控股集团与其他帮扶单位共同投入帮扶资金建设农业公司总部乡村民宿。
广轻控股集团与其他帮扶单位共同投入帮扶资金建设农业公司总部乡村民宿。
乡村IP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任重道远。未来,广轻控股集团将进一步挖掘乡村资源,提升设计品质,创新运营策略,关注可持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在融合中突破,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力量。
工艺美术进村 点亮文化之魂
“这是我第一次上这种美术课,很有趣,老师带来了很多我以前没见过的东西,希望这样的课以后能多一点。”河源市龙川县卓峰学校六年级学生袁典笑着说。10月底,在广轻控股集团的帮助下,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工艺美术传承基地在这间乡村学校揭牌,标志着工美(非遗)技艺走进校园。
广轻控股集团作为纵向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积极挖掘龙川县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工艺美术+研学实践”的形式,组织行业大师共同研发佗城木版年画的非遗课程,并将非遗文化带进校园,让龙川青少年学生充分感受岭南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
“我们结合了龙川当地文化,比如龙川学宫前面石碑上‘鲤鱼跃龙门’的题材,进行岭南木刻制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广州航海学院副教授郭亚东说,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结合龙川文化资源,开发出更多适合研学教育、带动当地旅游的研学产品。
龙川县卓峰学校学生在课堂上近距离感受工美(非遗)技艺的魅力。
龙川县卓峰学校学生在课堂上近距离感受工美(非遗)技艺的魅力。
工艺美术产业具有带动就业、促进增收、传承文化等多重优势,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为全省工艺美术行业省属龙头企业,广轻控股集团利用行业优质资源,推动工艺美术与乡村发展相融合,点亮乡村的“文化魂”。
翁源县翁城镇是广轻控股集团的另一对口帮扶点。为了推动该镇的文化振兴成果转化,广轻控股集团投入25万元帮扶资金,对接广东省工艺美术传承基地,在该镇开展“工艺美术研学课程进乡村”活动等系列工艺美术课程。
系列非遗体验课程在翁源县翁城镇开展。
系列非遗体验课程在翁源县翁城镇开展。
此外,广轻控股集团还组织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前往翁城,开展非遗社会实践活动,带领翁城学子共同体验非遗技艺,感受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翁城乡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理解,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
接下来,广轻控股集团将整合社会各界资源,通过捐赠、策展、交流合作等方式,持续赋能帮扶乡村的文化振兴,构建“文化艺术进乡村,农特产品进湾区”的文化帮扶新模式,努力推动地方特色工艺美术元素与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紧密融合。
推进消费帮扶 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我们集团及下属企业累计购买消费帮扶产品约42万元,其中在‘6.30’以购代捐活动中购买翁源、惠州、龙川等帮扶产品超4万元。”广轻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集团充分发挥采购帮扶产品的引导作用,在职工集体福利、困难帮扶、职工活动中优先采购帮扶地区的产品与服务,助推帮扶镇村农户实现持续增收。
今年9月,广轻控股集团参与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交易会,打造广东国资国企帮扶展区。
今年9月,广轻控股集团参与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交易会,打造广东国资国企帮扶展区。
通过消费帮扶、增收助农打通帮扶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广轻控股集团始终把消费帮扶作为重要帮扶举措,从一开始的“一周菜篮子”消费帮扶项目,到单位工会集中采购,都为翁城镇群益村以及龙川县的农民增收给予了大力支持,让农民得到最实惠的帮扶。
为了更好地领导帮扶工作,广轻控股集团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队汇报,研究帮扶项目、资金安排和帮扶举措,构建科学帮扶体系。
广轻控股集团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打头阵”,将翁城镇所需与城市资源进行对接,通过朋友圈、微信网店、工会采购、线上直播等方式,做好当地农特产品品种挑选和运送;调动村“两委”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实实在在将销售农特产品收入增值部分转化为村集体收入增收途径。
此外,广轻控股集团还投入150万元帮扶资金,建成集党建宣传、便民服务、文娱活动、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群益村党群服务中心。此次“腾笼换鸟”,不仅完善了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布局,还通过腾挪紧邻国道、具有商业价值的原党群服务中心物业用于商业出租,进一步助力村集体收入提升。
建强基层党建、夯实组织振兴基础同样重要。以群益村为例,广轻控股集团发挥帮扶单位政策、信息、人才、资金等优势,主动与群益村党支部开展共建;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通过党员及时把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送上门、送到户,讲解明白、落到实处,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末梢堵塞”。在集团的帮助下,群益村党支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支部。
帮扶成效有了,还要通过线下平台,促进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接下来,广轻控股集团将继续深化落实“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要求,搭平台、建载体、聚资源,高质量高标准打造相关成果的线下宣传展销新阵地、新渠道,贡献更多“广轻”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良科
图片:广轻控股集团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