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向“新”丨利元亨公司:打造工程师奋斗平台,助推装备制造向AI智能化转型

惠城发布 2025-03-24 17:36

近年来,我市正着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岗位需求的核心领域。

近日,在广州举行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上,“利元亨招博士月薪100K!”在媒体上热宣——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元亨”)以满满的“引才诚意”成为关注焦点之一。

在这场产业变革与人才招引的“双向奔赴”中,利元亨作为我市智能装备制造的领先企业,不断加大人工智能、AI技术的布局,无论是固态电池设备的整线生产,到复合自主移动操作一体化机器人(AMR)的核心技术突破等,技术变革引领推动企业从自动化、智能化向AI智能化转型。为此,利元亨积极规划,发布年薪超60万元+的“招才令”,面向全球高薪招募围绕新能源和数智工厂前沿技术的岗位人才,抢抓产业智能发展历史性机遇。

产业升级

布局固态电池和工业机器人新赛道

在产业变革浪潮中,利元亨始终将研发视为生命线。截至2024年9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3800件,授权专利累计获得超2700件,涵盖锂电、光伏、氢能、汽车部品、智慧工厂等关键领域。

“利元亨当前正围绕新能源和数智工厂领域持续迭代技术。”市管拔尖人才、利元亨研究院院长杜义贤介绍说,比方说固态电池、机器人、激光焊接等赛道。

穿梭车。

杜义贤说,尤其在固态电池装备赛道,利元亨实现“卡位式突破”。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长循环寿命、更好低温性能等优势,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经过数年备战新赛道,目前,利元亨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覆盖。

利元亨当前可提供各种化学体系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综合解决方案。全线工艺就包括干法设备、电解质热复合设备、软包叠片设备等核心环节,并针对硫化物电池的防爆、防毒需求设计了三级防护体系,技术领先性显著。

去年底,凭借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技术革新,利元亨荣获高工锂电2024年度先锋——固态电池设备创新先锋奖。该奖项是对利元亨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所作贡献的行业高度肯定。当前,该公司也与国内头部车企合作,落地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产线。

如果动力电池设备是利元亨的“发家之本”“看家本领”,那工业机器人就是企业“新生力量”“新竞赛道”。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嗅准市场需求,利元亨一直从事基于AMR运动控制技术、传感和视觉技术的研究,积极布局智慧工厂柔性“智”造。

“公司早已在机器人领域已展开积极布局,特别是在复合自主移动操作一体化机器人(AMR)及工业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方面,积累了核心技术。”杜义贤说。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移动操作一体化机器人(如AGV/RGV)产品已应用于物流搬运、柔性生产线等场景,并具备高精度导航、多机协作及环境自适应能力。

同时,利元亨也推出“AI+柔性制造”解决方案,搭载自研的3D视觉定位系统,已实现多复杂场景下实际应用,当前形成相关知识产权超50项。

仓库。

在厂区,记者就看到了一款新型激光飞行焊接机械臂,在动力电池模组装配中,高精度机器人和高速激光振镜系统结合,“光刀”仿佛一个“无影手”,在飞行中不停顿地进行高速焊接,从而降低重复定位时间,较传统生产降低一半以上的时间,极大地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这款移动操作一体化机器人产品,已与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合作。

好货也怕巷子深。为此,利元亨不断在国际市场打响惠州智造品牌,在海外拓展部署“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构建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开年以来,公司陆续中标多家客户批量订单,以及印度、捷克、波兰等海外客户的意向订单,目前在手订单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锂电池厂商及整车厂,实现开门红。

“在追逐技术驱动的“新时代”,利元亨将继续积极探索固态电池、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新机遇,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力求技术与产品双突破的同时,经营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人才生态

每年营收10%用于科研,

提供“三层次”人才激励

在利元亨,一个个工程师日夜攻关,“工匠精神”在智造升级奋斗进程中被不断具象化:研究院院长杜义贤先后主持了5个项目经“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平均每年产生经济效益超5亿元;去年底,利元亨事业部事业长黄永平,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机械调试工程师郭帝富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嘉奖……

这样生动的人才奋斗群像画面,因各类激励人才发展的生态而生成。

利元亨远程运维工程师们。

在我市“2+1”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构建中,制造业不断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为利元亨在新能源装备大展拳脚奠定了产业生态基础,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前来奋斗。

“惠州在引才育才中有‘产业+生活+政策’三重优势。”利元亨人资行政中心总监周建平说,在产业集聚中,惠州新能源产业链完整,技术人才可快速对接头部企业项目;在生活成本上,惠州房价仅为广深的1/3,且坐拥粤港澳大湾区区位红利;在政策加码上,惠州拿出诚意满满的激励政策,大力实施“十万人才大招引”等三大专项行动,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70万,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

周建平说,利元亨在惠州“产业和人才双向奔赴”的氛围中,不断加大了引才育才力度。利元亨在打造工程师奋斗平台中提供 “三层次”激励:短期,应届生年薪最高达30万元,核心技术人员享受项目利润分红;中期实施“攀登者计划”,优秀人才可获股权激励等;长期发展中,公司设立有“博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与博士团队一同开展科研工作,可获得千万级科研经费支持。

另外,为助力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利元亨积极构建“产教评”融合生态链,取得“职业技能等级企业自主评价与社会培训评价”资质,已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超4000平方米培训基地。

公司以教学社会化和教学场景多维化,通过出标准、出岗位、出师傅、出设备,构建技能人才招生、培训、评价、就业“产教评”融合型技能生态组织,积极主办及协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培养产业“新工匠”,为产业健康发展、建设技能型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利元亨在全球凝聚了近6000名工程师团队,其中三分之一是科研人员,每年投入营收的10%用于科技研发。

“结合‘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利元亨当前业务重点围绕新能源和数智工厂前沿技术方向持续发力,当前高精尖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三高’领域,欢迎有志者与利元亨一起奋斗。” 周建平说,其中包括程序控制方面专家 (如张力稳定性控制、整机抑制振动)、AI算法工程师 (聚焦工业视觉与预测性维护)、机械、工艺工程方面(机构优化设计、设备布局及外观工业设计、固态电池电化学工艺等)等。

来源:惠州头条app(记者谢菁菁 汤渝杭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通讯员陈丽凡),转载请注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