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礼赞,兵心永恒。12月16日下午,2024年度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成果展示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志愿服务动员大会在广州志愿者学院举行。活动现场,32个红棉老兵志愿服务代表项目获致敬。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广州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南方都市报社共同承办,广州志愿者学院协办。
来自广州市、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广州市志愿服务发展中心、广州志愿者学院、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南方都市报社、高校的代表以及红棉老兵志愿者代表参加活动。
红棉老兵志愿服务成果展示
32个项目获奖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庆华在致辞中指出,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推的“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历经多年的辛勤培育和建设,正逐步凸显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双向赋能、融合发展的特色优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领域的典范。
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级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1400余支,退役军人志愿者逾2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3万余场,超30万人次参与其中,服务群众660多万人次。
今年4月,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等11家单位共同开展广东省首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期间,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力组织动员、广泛征集项目、组织专家督导评审共筛选推荐了15个项目代表广州参加全省的决赛。最终,共有12个志愿服务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优秀项目奖5个。与此同时,这12个项目也被评为2024年度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在活动现场接受致敬。
为进一步擦亮“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今年7月,广州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发起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兵心行动”。据统计,全市共有95支队伍参加“兵心行动”,各区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伍围绕“红色宣讲、关爱老兵、国防教育”三大主题积极行动,开展志愿服务超1100场次,服务群众达21.1万余人次。
活动现场公布了2024年度红棉老兵“兵心行动”十佳项目及十大优秀项目,并进行表彰。
活动上,越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赖爱平分享了示范项目“越传承,粤引领——红色文化传承先锋行动”的开展情况。据介绍,该项目依托辖内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旧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等提供多元化红色文化传承服务。
此外,获奖的黄埔区龙湖儿女“小课堂大舞台”红色宣讲项目、南沙区“同心•同行•兆丰情”暖兵行动项目、海珠区“蓝色领航· 扬帆筑梦”——官洲街道国防教育志愿服务项目代表也分别进行了分享,展示交流“兵心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化推进过程中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
据了解,以上获奖项目都将获得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相关政策及资金扶持,以推进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走深走实,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共建志愿服务品牌研究基地
发挥“智库外脑”作用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最新要求,推动退役军人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活动上,广州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主任黄向红,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委员、副主编王卫国,广州市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主任王健,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校长涂敏霞,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王英来分别代表所在单位启动共建“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研究基地”。
据介绍,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研究基地将作为全市开展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品牌宣传、课题研究、研讨发布等各项工作的策源地,充分发挥各方在创意传播、智库研究、资源链接、咨政建议等方面的优势,开展长期、持续、紧密的合作互动,为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挥“智库外脑”作用。
退役军人勇担使命
志愿力量护航全运会
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目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志愿者队伍招募工作已启动。
为推进红棉老兵在这场大型体育盛事中发挥退役军人力量,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强的保障,活动现场,来自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志愿者部城市志愿服务处专家何丽静开展了专题辅导。
“加入进来,行动起来,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贡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正能量!” 来自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大学生“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代表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宣读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倡议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圆桌论坛:
凝聚多方力量,健全新时代广州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围绕“健全新时代广州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议题建言献策。
广州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党建服务部部长班华婷表示,将积极引导各级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特色特长培育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壮大全市“红棉老兵”项目库。依托大型赛会锻炼退役大学生队伍,凝聚一批青年退役军人。
南方都市报政务新闻部副主任邹琳认为,媒体的传播可以让红棉老兵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更加广泛,南都通过持续报道优秀案例来传递榜样的力量,激励社会参与。
“人民子弟兵为的是人民,其实跟志愿者精神是相融相通的,我们退役军人志愿者在组建队伍过程中,就是在发挥军人模范带头作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志愿者陈颖分享道。
“广州涌现出了一大批红棉老兵先进典型,形成了‘一区一品牌、一街一特色’的志愿服务格局,起到了非常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张晓冰评价道。
广州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李伯平建议,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要夯实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动员体系建设,打造文化自信和文化品牌,启动项目管理,形成有动员、有机制、有规模、有品牌的志愿服务模式。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统筹:李陵玻 邹琳
执行统筹:吴笋林
采写:南都记者 叶孜文 杨伽 赵青 卢婉珊
视频:郑鸿杰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吴泽嘉
主持:曾俊豪
设计:欧阳静 蔡沐晗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