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中堂医院经市卫生健康局批准,成功转型为具有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的新型镇级中医医院,也是水乡片区唯一一家公立中医(综合)医院。
从传统的综合公立医院转型升级为全新的中医(综合)医院,也标志着这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医院将迎来发展的新里程。
区域扩容:硬件条件即将全新升级
结合中堂医院改扩建项目,全新打造的中医科近3000平方米,布局设计结合中医特色,功能分区齐全,更便捷、高效、更具人性化。待正式投入后,将具备良好的中医医院的硬件条件。
人才加持:开展适合水乡地区的特色专业项目
目前,中堂医院已成功申报镇级中医馆建设项目和东莞市基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胡德明)两个中医类别建设项目;荣获“广东省风湿与疼痛专科医联体最具潜力基层培训基地”,中堂医院党总支委员胡德明荣获广东省第四届风湿与疼痛专科医联体“年度最佳服务医师”。
此外,中堂医院还积极开展适合水乡地区的特色专业项目,目前可提供8类,共41项中医诊疗技术,优势专科病种共28个。在“腰痹症、肩痹症、膝痹症、面瘫、中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18年,在全市率先推出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截至2024年12月中旬,共治疗约8.2万人次。
近年来,中堂医院积极推行中医适宜技术,设立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室,常规开展中药热奄包、火龙罐、督脉灸、铜砭刮痧 、耳穴压豆等14项中医特色治疗,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中医药服务更为触手可及。
未来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药特色专业服务
中堂医院于1958年从中堂墟牙前街起步,于1994年搬迁至现址,于1996年被原国家卫生部评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从最初的10张病床发展到目前的300余张,2025年可增加到600张床位。
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下,中堂医院将以中医医院为总体发展方向,不断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注重中医药经典内涵的传承发展,通过开展中医药防治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加强中医科普宣传,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质优、安全的中医药服务。
撰文:夏颖燕 张珊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