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闹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期间,湛江各地纷纷举办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醒狮翻腾、舞龙翩跹、打铁花璀璨夺目……这些富有湛江特色的传统民俗与创新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将湛江各地民俗风情串联成珠,共同编织了一幅传统非遗的新春画卷,让留在湛江欢度春节的市民与游客沉浸于年味浓厚的节日氛围中。
非遗调顺网龙在鼎龙湾展演。受访者供图
非遗调顺网龙在鼎龙湾展演。受访者供图
精彩不停歇
民俗活动热闹非凡
“我是第一次来湛江游玩,赤坎老街的年味太浓了!刚才还买了一个湛江文创,感觉特别有仪式感。”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先生兴奋地说。大年初一,赤坎老街迎来春节的第一波游客。这条拥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如今已成为湛江春节热门打卡地。街道两旁,老字号店铺张灯结彩,售卖着湛江文创和传统小吃。
大年初一,赤坎老街的吴川飘色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杨川 摄
大年初一,赤坎老街的吴川飘色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杨川 摄
在老街的赤坎博物馆门口,一场场精彩的巡游正在上演。飘色、北坡游鱼、人龙舞、英歌舞巡游队伍,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念。游客纷纷表示,湛江的春节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还深刻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么近距离观看醒狮表演,真是太过瘾了!”一名来自北京的游客兴奋地说。春节期间遂溪孔子文化城,一群身着舞狮服饰的遂溪醒狮队在水上表演高难度的水上飞狮。他们或翻滚跳跃或腾空而起,动作娴熟而优美。醒狮表演不仅展示了湛江人民的勇敢和智慧,也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表演结束后,醒狮队还走到游客中间,与大家互动合影,共同庆祝新春的到来。
春节假期,遂溪孔子文化城内热闹非凡。蓝伟强 摄
春节假期,遂溪孔子文化城内热闹非凡。蓝伟强 摄
到了晚上,遂溪孔子文化城的晚上则是另一番景象。春节期间,这里举办了盛大的灯会,吸引了无数市民游客前来观赏。灯光犹如点点繁星,与古色古香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在灯会期间,还有打火花、烟花、英歌舞等项目轮番上演,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除了赤坎老街和遂溪孔子文化城,湛江其他景区的年节气氛同样浓郁。在吴川,传统的飘色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五彩缤纷的服饰和精致的道具令人目不暇接。吴川飘色巧妙地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与高超技艺融为一体。
在吴川的飘色表演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身着戏服,模仿着古代英雄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稚嫩的动作与认真的表情,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为他们鼓掌叫好。
湛江的年例活动更是热闹非凡,各村依托“年例”,开展了醒狮、人龙舞、飘色、游鱼灯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在湛江的年例活动中,游客不仅有机会观赏到传统民俗表演,还可以品尝到湛江特色美食。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湛江的民俗风情,也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到了湛江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非遗进景区
激发文旅深度体验
春节假期,鼎龙湾景区推出茂名跳花棚表演。受访者供图
春节假期,鼎龙湾景区推出茂名跳花棚表演。受访者供图
湛江的春节,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还是一次文化的深度体验。湛江巧妙地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各大景区之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沉浸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亲身体验其独特魅力。
春节期间,湛江的非遗民俗体验展示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全市共开展了几百场的“非遗进景区”“非遗进社区”和“一小时民俗文化精品展演”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了湛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湛江市一小时民俗文化精品展演上的木偶戏表演。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吴东俊 摄
湛江市一小时民俗文化精品展演上的木偶戏表演。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吴东俊 摄
大年初一上午,湛江市一小时民俗文化精品展演在湛江海滨宾馆上演,现场热闹非凡,来自湛江各地的非遗民俗表演队伍轮番上阵,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展演上醒狮表演威武雄壮,舞鹰雄表演灵动飘逸,木偶戏更是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美的造型吸引了众多目光,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些非遗民俗表演不仅生动展现了湛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为游客打开了一扇通往湛江传统文化深处的窗口,让他们得以近距离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在鼎龙湾景区,醒狮与游客互动。
在鼎龙湾景区,醒狮与游客互动。
在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第十届粤西非遗暨年例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里汇集了醒狮、飘色、网龙、打铁花、火壶表演等多种非遗项目,让游客充分领略到了粤西非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到了赤坎一些非遗展览馆,湛江非遗文化“活”了,千年技艺化身指尖文创,引得游客争相购买。雷州窑、石狗、醒狮摆件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游客纷纷驻足欣赏,选购心仪的纪念品,非遗表演吸引游客来湛江,文创产品则是让游客将湛江文化带出去。
这个春节,湛江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更展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在接下来的元宵节,湛江将继续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欢迎游客前来游玩和体验。
撰文:杨川
摄影:南方+见习记者 吴东俊(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