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停招专业点2220个,撤销专业点1428个,专业调整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增城3所高校各新增3个本科专业,聚焦人工智能、体育教育、影视、医疗健康等领域。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广州校区)
位于增城区
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3个本科专业,调整了建筑学、城乡规划2个专业的修业年限,将从2025年起正式招生。其中,依据教育部同步更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两个新增专业,均被列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特设专业(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重点培养具备电池技术、智能驾驶、轻量化设计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将涵盖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车联网技术等核心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生产管理等工作,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供智力支持。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聚焦人工智能算法、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培养“理论+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学生将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参与智能工厂、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实践。学校已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建立产业学院,学生可参与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物流系统设计等真实项目,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将融合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课程涵盖三维建模、动态图形设计、数字内容创作等,学生将参与数字影视、元宇宙应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项目实践。依托学校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学生还可参与文旅数字场景开发、虚拟主播设计等前沿项目。该专业通过培养数字化人才,助推区域打造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广州华商学院
广州华商学院(广州增城校区)
位于增城区
荔湖街华商路1号
广州华商学院新增体育教育、康复治疗学、影视摄影与制作等3个本科专业。这为学校在国家新兴重点产业的人才培养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石,更展现了学校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坚定决心。
体育教育专业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体育教育理论基础和突出教学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体育人才,可胜任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健身俱乐部、体育相关部门以及体育机构等多个领域的体育工作,为区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康复治疗学专业
通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毕业实习等教育,系统提升学生的康复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能力。以“产教融合+AI”为核心,与各大康复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依托学校设立的“数智化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和“神经科学实验室”,深化科学研究。毕业生可在各级医疗机构、康养机构等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以及残联、民政等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致力于培养适应大湾区影视与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思政教育与艺术人文培养,学生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核心技术,聚焦微短剧策划、拍摄、后期制作及跨平台分发的全流程实践;融合AI视频技术(剧本生成、智能影像处理、数据优化等),形成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复合能力,兼具创新思维与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广州华立学院
广州华立学院(广州校区)
位于增城区
广州华立科技园华立路11号
广州华立学院新增体育教育、智能制造工程、口腔医学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将有效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适配性,为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体育教育专业
以培养具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康指导及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学科,融合教育学、运动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毕业生可在体育场馆、赛事运营公司、体育协会等单位从事体育项目的策划、组织、管理和运营工作,还可以选择开设自己的健身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融合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科学、工业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以智能制造系统为核心,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智能检测与装配设备研发、智能制造装备控制系统开发、增材制造技术研发、智能制造技术服务等工作。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融合了口腔基础医学、口腔材料学、艺术美学、口腔修复工艺学以及口腔数字化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口腔义齿加工企业、口腔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企业、口腔医学研究院所与教育机构等,胜任生产营销、管理及教育科研等岗位。
这3所高校新增的本科专业
进一步强化了学科专业设置
更切实增强了
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将为产城融合注入新动能
为增城乃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各有关学校微信公众号、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