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邑善治】创新治理模式!厚街宝屯社区活力满满

常平政法 2025-01-10 08:52

“大家好!要问我们宝屯基层治理为什么能‘小马拉大车’?因为我们宝屯的主色是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底色是多网合一、一员多能;特色是网格共建、志愿共融,我们宝屯社区党群同心,让‘善治’小网格织出群众幸福‘大满格’!”讲这段话的是一位来自基层的社区书记,她就是厚街镇宝屯社区党委书记黄锐寒。

宝屯社区位于厚街镇中心地段,商贸繁荣,人口密集。辖区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下辖宝塘厦、陈屋、板樟、塘坑和下屯5个居民小组,常住总人口4.5万人。黄锐寒书记告诉记者,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宝屯社区党委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网格共建、志愿共融”之路,让善治“小网格”织出居民幸福“大满格”。

网格化管理,融会贯通补齐短板。近年来,宝屯社区作为厚街镇创新“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基层治理模式首批试点社区,基本实现“具体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一般问题不出社区,隐患消除在萌芽”的良好局面。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2019年我刚就任书记的时候,我就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基层管治力量不足,工作执行落实缓慢,尤其是遇到工作量大、任务急的工作时,基层管治的短板暴露无遗。”黄锐寒回忆道。于是,她首先将社区原有的综管员、安全员、治安员、城管员、消防员、人口协管员、人社协管员、食药监协管员等力量进行整合,建成了一支60人的网格员队伍,宝屯的网格管理雏形初现。

到了2020年,宝屯社区建立社区社会治理运营中心和“智网工程”指挥调度站,将辖区划分为8个基础网格,实行网格与警格相结合,搭建统筹有力的组织架构,由社区书记、“两委”干部、各居民小组负责人以及警长等分别任站长、副站长、网格长、副网格长及执法警长,下设调度员、处置员、巡查员,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统筹调度体系。

该体系以撒网模式将网格员投放到社区各个角落,使每个网格员管辖区域缩小,所承担的业务更具体、日常工作更精细,确保网格员“沉得下心”“扎得下根”经营自己负责的辖区,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业务,真正实现“社区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网格全覆盖、精细化管理模式。此举打破了以往社区各层级间的关系制约,大大提升任务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有效地确保了社区行动执行迅速有力。

2020至2022年,宝屯社区连续3年获得“东莞市优秀村级‘智网工程’指挥调度工作站”“厚街镇优秀社区‘智网工程’指挥调度工作站”等多个荣誉称号。

志愿服务队,增强居民社会归属感。“来了东莞就是东莞人。我在东莞待了20多年,已经非常习惯了。要是回四川老家,太辣的饭菜也有点吃不消了。”宝屯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卜莎莎笑着对记者说。她身材瘦小、一头短发,看起来十分干练。从事志愿服务多年,不少棘手的基层工作,她总能从容应对。

莎莎队长快言快语,办事利落,令人如沐春风,是宝屯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代表人物。8年来,社区志愿服务队成为服务社区居民的平台纽带,通过举办敬老孝亲、妇女儿童、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居民积极性,极大增强了大伙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卜莎莎介绍,2016年12月,宝屯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当时,服务队队员人数不足10人,成立之初,主要是开展老人家走访、生日会等人文关怀,有空就再举办一些文化活动。”随着时间的不断沉淀,服务队以“党建引领,志愿共融”的宗旨,渐渐地渗透到环境管理、文化建设、文明工作等多项基层治理工作中,服务队也被大家从认识了解到认同、喜欢,再到参与其中,是志愿服务的大爱,感染和影响了大家。

据统计,截至目前,宝屯社区已累计发展志愿者923名,服务时长达10万小时,开展活动超1000场,打造了“护您益路”“文明有宝”等多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成为社区“网格+”的一个重要多元参与力量,并获“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护您益路”长者健康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市首创组建“五体联动”模式(即健康促进志愿者+厚街医院医护+网格员+社区警务+社工健康管理小组),以“一人一册”的服务模式每周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式”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被评为东莞市2020年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其中,急救服务队是东莞市首支社区志愿急救队,并配备了4台AED除颤仪、1台11座电动车,队伍中有中国心肺复苏培训导师4名,获得厚街医院初级急救培训证书的急救员共187人。

宝屯社区党委书记黄锐寒:党建引领创建特色精品村。黄锐寒书记,人称“寒姐”,土生土长的宝屯人,1992年至今她已在社区工作了32个年头。一头短发、走路矫健、干事利索,是她的风格。从最基层的社区干部一步步成长为社区书记,她走村串巷、寻访民情,对社区社情民意了然于胸。大伙看到她,主动跟她热情打招呼,很快寒暄起来。

黄锐寒告诉记者,近年来她感觉到宝屯社区最大的变化在于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越做越好,村民素质也越来越高。另外,乡村振兴和志愿服务这两块内容也飞速提升,乡村振兴主要体现在人居环境上,并且将志愿服务队的力量融入其中,让村民与社区层面的沟通越来越直接和紧密,他们对于社区面貌的变化非常满意。

2020年宝屯社区列入镇试点社区,创新推行“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基层治理模式,组建社区社会治理运营中心,整合成一支60人的网格队伍,实现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全方位推进社会治理,实施精准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2022年融入驻点先锋队及多元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构建“1+3+N”党建引领基层网格管理工作体系,有效实现“小网格”撬动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有效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隐患化解在基层”。2023年度,宝屯社区两级经济总收入9998万元,同比增长11%,纯收入8627万元,同比增长17.44%。

今年借助“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宝屯社区围绕打造“志愿共融·聚美宝屯·绿美社区”的发展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根据社区实际,整体谋划,取长补短、强化落实,切实推动实施“工改工”现代产业园建设、人居环境及村貌品质提升、网格化基层治理巩固、民生文化设施建设、志愿服务特色标杆等五方面提升发展,行之有效推进社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具体实施路径,可分五大块:一是推进“工改工”项目,建设综合型现代化厂房,提高集体资源效益;二是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微整治,助力美丽圩镇建设,提升村貌品质水平;三是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社区网格化治理效能,赋能社区建设;四是打造社区村史馆,塑造社区本土文化,增强居民品质素养;五是深耕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树立国家级社区志愿服务标杆,实现共融发展。

来源:东莞政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