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第一课开讲!湛江以“三个习惯”扣好青春第一粒扣子

作者 邓巧月 2025-09-01 22:12

9月1日,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思政第一课上,校长陈生寄语全体师生:“同学们,要把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运动的每一个细节,转化为筑牢‘三个习惯’根基的实际行动。”据悉,这堂思政课以“以抗战精神铸魂,以三个习惯立身——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

这是当天湛江市各地各校开展思政第一课的生动片段。近年来,湛江市大力推动“三个习惯”养成教育,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积极响应,多措并举将“三个习惯”养成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习有方法

多元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在校园书法训练长廊内,学生们自主练习书法,提笔蘸水、横竖撇捺;清晨的操场上,学生们积极大声朗读;在人工智能实验室内,时常有学生坐在电脑前学习编程……走进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处处可见学生主动学习的身影。

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副校长柯胜智介绍:“近年来,学校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采用‘1+7’模式,以完成作业为核心,结合学法指导、精进求知、激情早读、完成作业、每日一问、错题整理、善用AI等七项措施,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

思政第一课上,陈生表示,要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与惰性,培养“挤时间学、迎着困难学”的主动学习习惯。

行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学生积极地向老师请教。“课前会进行预习,如果在课前预习中有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提问,课下对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总结。”高二年级同学梁爽爽说。

高三年级同学潘益琳介绍,“学校安排固定科目晚自修规范时间管理,我们还会组建学习小组、寻找‘学习搭子’,在互助中共同进步。”

生活有条理

细微之处涵养自律品行

“我们学校每周一节劳动课实施的是报名制,经常有班级参加完一次抢着报名下一次。”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王健说。

漫步校园,道路干净整洁,学生们仪容端庄,遇见师长主动热情问好。“学校在生活习惯方面,向学生提出‘五个要’,要礼貌问好、要健康睡眠、要爱护环境、要文明排队、要仪表端庄。”柯胜智表示,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实际上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自律。

“学校每周都会举行优秀宿舍的评比活动,这样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生活习惯。宿舍整洁了,心情也会变舒畅。”潘益琳介绍,学校还会每月举行“三个好习惯之星”表彰活动,被评上的学生的照片会被放在学校道路旁的展示栏上表扬。

据了解,该校将进一步深化“三个习惯”养成教育,倡导并深入践行“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的“五爱”教育,让“五爱”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渗透校园生活,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自觉。

运动有激情

阳光体育塑造健康体魄

每天下午,学校操场上总跃动着青春的身影。踢足球、打篮球、踢毽子……各类运动项目如火如荼开展。这是学校推出的“阳光体育”课程套餐,学生可自选喜爱项目。此外,该校还通过课间跑操运动、“运动护照”打卡,保障学生每天运动2小时。

“每个月我都会定时跟老师汇报我这个月的运动情况来获得积分。”高三年级同学陈佳佳说,学校还会组织运动营养专题讲座、开展预防运动损伤培训、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来保障学生能够健康运动。

近年来,该校积极推动运动习惯的养成,学生们对运动的热情高涨。去年,该校女足代表湛江市参加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并荣获第四名。

“体育课或者是放学之后,我都会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去打打羽毛球来放松和充电。”梁爽爽表示。

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以“三个习惯”为抓手,逐步构建“学习有方法、生活有条理、运动有激情”的育人新生态。

撰文:罗鑫

编辑 陈文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