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安广东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宣读了表彰2022—2024年度平安广东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珠海市金湾区司法局获评2022—2024年度平安广东建设先进集体,为珠海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集体。
近年来,金湾区司法局以“防风险、护稳定、促发展”为主线,创新机制、靶向发力,以改革之力助力平安广东建设。
立制明责强根基
构建平安建设治理新格局
严格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制。明确局主要领导为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治宣传等涉及平安建设工作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规划,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平安建设工作,按时按质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深入统筹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制定法治建设重要举措分工方案,连续三年实现区镇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多篇课题研究成果入选《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为“平安广东”“法治广东”提供金湾智慧。
多元调处纾民困
创新矛盾纠纷化解路径
聚焦基层矛盾,创新人民调解新机制。高效运行“三好促和”等本土品牌调解室,实现各镇品牌调解室全覆盖。创新打造“‘行业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多元大调解+法律援助”的“3+1”工作机制等,“三所联调”解纷工作法获评珠海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十佳工作法,南水司法所荣获“2023年度珠海市‘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荣誉。2022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1544宗,调解成功率达99.82%。
聚焦涉企纠纷,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新样本。联合区工商联、三灶科技工业园管委会等部门挂牌成立珠海市首个产业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珠海国家高新区三灶科技工业园人民调解委员会”,该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入选全国工商联、司法部《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2021-2022)》。
聚焦行政争议,府院联动力促实质性解纷。推行行政复议实体化审理机制,“面对面”审理快速解纷,超四分之一案件通过调解和解结案,《行政复议实体化审理机制实效研究》调研报告获评2023年全市政法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转化案例。与区法院共建行政争议联动化解体系,联合发布《金湾区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2024年全区行政败诉率下降至2.25%,远低于全市平均值。
精准矫帮塑新生
织密特殊人群管理网络
纵向升级,创新智慧监管手段。建设区级智慧矫正中心,迭代升级管控评估手段,通过“红黄绿分级预警”等方式,清晰研判特殊人群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教育。拍摄全市首部原创社区矫正应急演练微电影,坚决防范极端案事件发生。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社矫考核均位列全市各区第一。
横向联动,凝聚多方监管合力。形成“司法所+派出所+网格员+村(居)委会+家属”的“五帮一”帮扶管教格局,将安置帮教对象管理纳入综合网格工作清单,每月联合开展走访排查,充分运用公安技术手段以及网格员的熟地优势,及时发现隐患对象及案(事)件,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能力。2022年以来开展安置帮教走访排查4573人次,无脱管漏管。
法润金湾植沃土
打造平安宣传新兴矩阵
送法进乡村,开辟基层法律服务新路径。培育基层法治建设“生力军”,建立“1个村居法律顾问+1个法治带头人+N个法律明白人”合作模式,针对基层群众需求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2022年以来,村居法律顾问累计服务9073件次,服务对象27824人次。
送法进校园,精准普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在全市率先发起法治金湾声音明信片公益普法项目,持续擦亮“小金说法·法治朗读”“一起来到法学院”“法治生日会”等金湾普法品牌,积极打造“法治夏令营”“民法典立体展”等精品普法项目,经验做法多次获省级以上平台刊登推广。
送法进社区,加强社会面平安法治宣传教育。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平安护我、我助平安”全民法治宣传行动,将香山夜访与普法宣传有效融合,切实提升社区居民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金湾区被纳入广东省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区”推荐区之一。
南方+记者 冉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