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朋友跟笔者说:“为什么你看问题总那么乐观,我最近换房,想把原来的旧房卖掉,买家上来就是一顿横刀乱砍,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现在我心里都是血啊。”
说这话时,他们的语气带着些许无奈,脸上挂着苦笑。笔者掌握的“读心术”虽然蹩脚,但多少还是能透过这些话,明白他们内心其实并不沮丧,更没有一丝后悔自己以“低价”把旧房卖掉。
很简单,成交就是一种成功。这些人都是等着回笼了资金来换房的。卖房是别人挑你,买房是你挑别人。现在是自由交易的买方市场,为了加快成交,给对方让出一点空间很正常。
何况,笔者说的“低价”是打了双引号的。因为高和低都是相对概念。有的房子朋友买进时处于低点,现在的成交价格属于冲高后的回调,只是吐掉了一点利润。其所谓的“低价”其实是与市场高峰行情相比,而不是与自己的买入价格相比。通俗来说,哪怕成交的价格未达预期,但其还是有赚的。
还有的房子,朋友买在了高点,现在属于降价出售。但我们实事求是来说,卖完房你马上就要换购一套新房,新房不仅比旧房更好更大?而且性价比“贼高”。相比以前那个商品房全流程由开发商说了算的卖方市场,你可能在房子没有预售证、价格还没有完全确定、“选房”只能靠摇号的情况下就得迅速作出决定,而且交房时间老长,你现在不是也赚了吗?一进一出,哪怕有所抵消,你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还是提高了,并没有亏。由此类推,哪怕买进和卖出的价格一样,算总账你也还是赚了。
由是可见,不是笔者乐观,而是说了一些大部分人都能明白的实话。所以,前几天笔者帮广州牛奶厂板块说话,并不是说反话,而是基于当前楼市发展真实现状作出的客观分析——在“一房一价”的今天,别人卖多少是别人的事,我们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而应该长远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关键的是,你卖房目的有没有达到,换房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价格波动中的广州牛奶厂板块。 南方+ 冯善书 拍摄
价格波动中的广州牛奶厂板块。 南方+ 冯善书 拍摄
这段时间换房的朋友,确实要面对不少烦恼,但总体还是快乐的。因为房子卖出去了,你就能马上拿着钱去买更好的房,从而满足一家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需要。
言归正传,我们来说一下面上的事。2025年的中国楼市,确实还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攻坚战。这场战役的未来目的我们都知道,是要推动行业提质向新。换个角度来说,其实是要让市场和企业脱离风险、回归健康。
这段时间,确实不乏有别有用心之人在网上贩卖焦虑,甚至危言耸听地说楼市已崩。但笔者也听到一些理性直率的业内人士反怼说“崩你个头!真崩了,这个市场还能做买卖吗?只要每个月还有新楼盘在上市开售,就说明这个产业仍然在循环,为国家和社会继续贡献税收和就业,同时拉动上下游几十个细分行业的持续发展。”
这不是暴脾气瞎怼。我们来看一眼广州和深圳这两座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的一线城市的最新数据。
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8月(统计周期为7月26日至8月25日),广州市二手住宅网签套数和面积分别为8700套、84.99万平方米。众所周知,8月的广州高温多雨,是传统销售淡季,这说明市场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活跃的区间。与此同时,今年前8个月(统计周期为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8月25日),广州市二手住宅共网签74275套和742.9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7.62%和7.40%。
再来看看深圳的数据。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深圳市二手房累计成交5267套,环比下降7.1%,但同比增长12.8%。其中,8月单月成交量连续第六个月超过5000套,达到行业“荣枯线”以上。而前8个月,深圳二手房住宅累计成交38062套,同比大幅增长27.8%,连续6个月超过5000套的“荣枯线”,成交规模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在网上乱喷“楼市已崩”的那些人,你们站出来说句良心话,只要你们的数学不是体育老师教的,都应该知道,现在的楼市虽然不像以前那个高杠杆、高负债的阶段“狂热”,且短期内有所波动,但的的确确仍然在健康运行。
当然,即使有实打实的数据摆在桌面,还是会有个别中介网红继续杠,说现在全国二手房挂牌量突破250万套,重点城市挂牌周期延长至95天。甚至还有人说,别看广州现在挂牌的二手房有十几万套,但户型、面积、朝向、年限、区位和配套等都能真正满足换房者理想需求的“好房子”,就只有那么一两千套。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现在的市场供过于求、行情低迷、竞争残酷。
这类逻辑其实是不值得反驳的。中介这样炒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传播片面和负面的信息来误导舆论,从而制造市场焦虑和恐慌,倒逼存量巨大的一二线城市业主“踩踏式出货”,提高二手房的成交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短期佣金。
表面看来,购房者在低息贷款的政策暖风下,还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和议价空间。但实际上,当市场脱离健康发展的轨道,伤害的是我们所有市场参与者的长远利益。当有交易者不再遵守市场规则或者按诚信出牌,也意味着我们的财产价值和交易安全将进入左右飘忽、剧烈震荡的不稳定、不确定的状态,从而打开了恶性循环的潘多拉魔盒。
当前,行业的调整和转型已进入真正的深水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采取更有力措施巩固楼市止跌回稳的态势。短期来看,这场由增量向存量过渡的市场变革,可能会重塑换房群体的命运轨迹——对卖房者而言是阵痛与抉择,对购房者却是机遇与新生。
好房子建设仍然是行业转型向新的核心动力。 南方+ 冯善书 拍摄
好房子建设仍然是行业转型向新的核心动力。 南方+ 冯善书 拍摄
但是,一个健康规范的房地产市场,才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利益。大起大落的过山车式行情,只会让唯利是图和不负责任的炒家获利,从而吹响劣币驱逐良币的前奏。
不可否认,存量时代的到来正在重塑房地产价值链,不仅政策制定者要展现出精准调控的智慧,市场参与者也在形成新的共识,共促市场在理性的存量博弈中向“慢交易、稳预期”方向演进。
站在2025年的时空坐标回望,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恰似一场春雨,既冲刷着行业泡沫,也滋养着新生力量。对于卖房者,暂时的价格让步可能换来资产配置的优化;对于购房者,适度的耐心等待终将收获理想家园。当市场回归居住本质,当交易回归理性轨道,换房的快乐与烦恼终将转化为推动城市更新和行业提质向新发展的动力,谱写出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南方+记者 冯善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